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机械可靠性及设备诊断技术,材料的强度与损伤,火灾与爆炸三部分。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机械的可靠性及设备诊断技术
1. 绪论
1.1 可靠性概要
1.2 可靠性和设备诊断技术
2. 可靠性Ⅰ——故障的统计性质
2.1 目的
2.2 理论
2.3 实验
2.4 思考题
附录
3. 可靠性Ⅱ——振动试验
3.1 目的
3.2 试验方法
3.3 实验装置
3.4 实验
4. 振动学基础Ⅰ——机械振动系统的特征
4.1 目的
4.2 理论
4.3 实验装置
4.4 实验
4.5 思考题
5. 振动学基础Ⅱ——弹性振动
5.1 目的
5.2 理论
5.3 实验装置
5.4 实验
5.5 思考题
9. 机械动力学Ⅰ——旋转体的临界转速
6.1 目的
6.2 理论
6.3 实验装置
6.4 实验
6.5 思考题
7. 机械动力学Ⅱ——旋转体的平衡试验
7.1 目的
7.2 理论
7.3 实验装置
7.4 实验
7.5 思考题
8. 状态监视Ⅰ——机械振动测定
8.1 目的
8.2 理论
8.3 实验及其装置
附录 模拟滤波器的特性
9. 状态监视Ⅱ——异常声的测定
9.1 目的
9.2 可听声
9.3 超声波
附录
第二篇 材料的强度与损伤
1. 材料的强度
1.1 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1.2 钢材断裂韧性KIC值的测定
1.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测定
2. 腐蚀·防蚀
2.1 腐蚀理论基础
2.2 土壤腐蚀
2.3 杂散电流腐蚀
2.4 钝态与钝态的破坏
2.5 防腐蚀技术
2.6 钢的氢脆
3. 材料缺陷的检查
3.1 金属组织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3.2 用磁粉探伤法和超声波探伤法检测焊接缺陷
3.3 X射线衍射法测定金属的残余应力
第三篇 火灾与爆炸
1. 浓度
1.1 浓度的测定方法
1.2 可燃性气体的接触燃烧式测定法
1.3 气相色谱分析法
2. 发火点
2.1 发火点试验
2.2 终端密闭式发火点试验器测定
3. 点火温度
3.1 点火温度的试验方法
3.2 克鲁普法
3.3 ASTM法
3.4 预热法
3.5 测定数据的实例
4.1 最小点火能
4. 最小点火能
4.2 微型计算机测定最小点火能
5. 爆炸极限
5.1 爆炸极限测定法
5.2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法
6. 燃烧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
6.1 燃烧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测定法概述
6.2 液面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
7. 爆速
7.1 爆速的测定方法
7.2 道特利什法
7.3 离子探针法
7.4 光导纤维法
7.5 爆速测定结果
8. 燃烧热
8.1 燃烧热的测定法
8.2 燃研式绝热热量测定法
9. 安定性
9.1 安定性概要
9.2 耐热试验
9.3 压力容器试验法
9.4 TNO式绝热贮藏试验法
9.5 安定性试验结果
10. 爆炸威力
10.1 爆炸威力的测定
10.2 水中爆炸威力试验法
11. 热辐射
11.1 热辐射的测定法
12. 起爆特性
12.1 起爆特性概要
12.2 点火性能试验
12.3 落锤冲击感度试验
12.4 摩擦感度试验
12.5 雷管起爆试验
12.6 起爆试验结果
13. 粉尘爆炸极限
13.1 粉尘爆炸极限概要
13.2 吹入式粉尘爆炸装置试验法
13.3 自然沉降式粉尘爆炸装置试验法
13.4 吸引式粉尘爆炸极限测定法
13.5 测定数据实例
14. 高分子的热分析
14.1 热分析概要
14.2 热失重分析法
14.3 示差热分析法
15.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试验
15.1 燃烧试验概要
15.2 氧指数法
15.3 DOC FF 3—71法
16. 危险物的评价
16.1 危险物评价法概要
16.2 自然发火性试验
16.3 氧化性物质的评价
16.4 水反应性试验
17. 静电
17.1 静电概要
17.2 人体带电实验
18. 蒸气爆炸
18.1 蒸气爆炸概要
18.2 沉降式蒸气爆炸实验
18.3 蒸发时间曲线法
19. 爆炸危险性的评价方法
19.1 评价方法
19.2 试验法和分数
19.3 评价结果实例
I&x
第一篇 机械的可靠性及设备诊断技术
1. 绪论
1.1 可靠性概要
1.2 可靠性和设备诊断技术
2. 可靠性Ⅰ——故障的统计性质
2.1 目的
2.2 理论
2.3 实验
2.4 思考题
附录
3. 可靠性Ⅱ——振动试验
3.1 目的
3.2 试验方法
3.3 实验装置
3.4 实验
4. 振动学基础Ⅰ——机械振动系统的特征
4.1 目的
4.2 理论
4.3 实验装置
4.4 实验
4.5 思考题
5. 振动学基础Ⅱ——弹性振动
5.1 目的
5.2 理论
5.3 实验装置
5.4 实验
5.5 思考题
9. 机械动力学Ⅰ——旋转体的临界转速
6.1 目的
6.2 理论
6.3 实验装置
6.4 实验
6.5 思考题
7. 机械动力学Ⅱ——旋转体的平衡试验
7.1 目的
7.2 理论
7.3 实验装置
7.4 实验
7.5 思考题
8. 状态监视Ⅰ——机械振动测定
8.1 目的
8.2 理论
8.3 实验及其装置
附录 模拟滤波器的特性
9. 状态监视Ⅱ——异常声的测定
9.1 目的
9.2 可听声
9.3 超声波
附录
第二篇 材料的强度与损伤
1. 材料的强度
1.1 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1.2 钢材断裂韧性KIC值的测定
1.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测定
2. 腐蚀·防蚀
2.1 腐蚀理论基础
2.2 土壤腐蚀
2.3 杂散电流腐蚀
2.4 钝态与钝态的破坏
2.5 防腐蚀技术
2.6 钢的氢脆
3. 材料缺陷的检查
3.1 金属组织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3.2 用磁粉探伤法和超声波探伤法检测焊接缺陷
3.3 X射线衍射法测定金属的残余应力
第三篇 火灾与爆炸
1. 浓度
1.1 浓度的测定方法
1.2 可燃性气体的接触燃烧式测定法
1.3 气相色谱分析法
2. 发火点
2.1 发火点试验
2.2 终端密闭式发火点试验器测定
3. 点火温度
3.1 点火温度的试验方法
3.2 克鲁普法
3.3 ASTM法
3.4 预热法
3.5 测定数据的实例
4.1 最小点火能
4. 最小点火能
4.2 微型计算机测定最小点火能
5. 爆炸极限
5.1 爆炸极限测定法
5.2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法
6. 燃烧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
6.1 燃烧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测定法概述
6.2 液面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
7. 爆速
7.1 爆速的测定方法
7.2 道特利什法
7.3 离子探针法
7.4 光导纤维法
7.5 爆速测定结果
8. 燃烧热
8.1 燃烧热的测定法
8.2 燃研式绝热热量测定法
9. 安定性
9.1 安定性概要
9.2 耐热试验
9.3 压力容器试验法
9.4 TNO式绝热贮藏试验法
9.5 安定性试验结果
10. 爆炸威力
10.1 爆炸威力的测定
10.2 水中爆炸威力试验法
11. 热辐射
11.1 热辐射的测定法
12. 起爆特性
12.1 起爆特性概要
12.2 点火性能试验
12.3 落锤冲击感度试验
12.4 摩擦感度试验
12.5 雷管起爆试验
12.6 起爆试验结果
13. 粉尘爆炸极限
13.1 粉尘爆炸极限概要
13.2 吹入式粉尘爆炸装置试验法
13.3 自然沉降式粉尘爆炸装置试验法
13.4 吸引式粉尘爆炸极限测定法
13.5 测定数据实例
14. 高分子的热分析
14.1 热分析概要
14.2 热失重分析法
14.3 示差热分析法
15.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试验
15.1 燃烧试验概要
15.2 氧指数法
15.3 DOC FF 3—71法
16. 危险物的评价
16.1 危险物评价法概要
16.2 自然发火性试验
16.3 氧化性物质的评价
16.4 水反应性试验
17. 静电
17.1 静电概要
17.2 人体带电实验
18. 蒸气爆炸
18.1 蒸气爆炸概要
18.2 沉降式蒸气爆炸实验
18.3 蒸发时间曲线法
19. 爆炸危险性的评价方法
19.1 评价方法
19.2 试验法和分数
19.3 评价结果实例
I&x
安全工程学实验法[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