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大陆先生来函,邀我为《世运与命运》作序。我与金大陆先生虽然未曾谋面,却亳不犹豫地回电答应了下来。事后自己也感到奇怪,这大概是老三届情结在起作用吧!老三届,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这是因为,它同人民共和国的曲折历史相联系,同中华民族跨世纪的前途相联系,是研究当代中国问题时常常要遇到的话题。众所周知,老三届是66、67、68届初高中毕业生,即现在45岁上下到50多岁这一代人的总称。他们经历了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作为老三届中的一位成员,我深知老三届这一概念所蕴涵的复杂历史、甘苦人生及其丰富体验。金大陆先生有志于研究老三届问题,令人钦佩。当年他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这一研究课题时,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具体负责科研管理工作,已经知道他的这一研究计划。后来他编写《苦难与风流》一书,开始对老三届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向我约稿,我剖析了自己插队落户中思想变化的过程及其特点,给他寄去了一篇短文。至于他后来做了哪些工作,我都不了解了。这次他给我寄来厚厚的书稿清样,才知道他的研究已经结出了果实,而且沉甸甸的,十分高兴。
目录
序
第一章 缘起与题识
1.纪念的旗帜
2.从展览会到展销会
3.热中之冷
4.国外的消息
5.几点辨析
6.几点说明
第二章 当年的分布
1.届别之间
2.“四个面向”与“再教育”的提法
3.“四个面向”的情况
4.比较与差异
5.撞开返城的大门
6.回家的路径
第三章 角色与处境
1.落脚
2.最大的集合群
3.一支踏上台阶的队伍
4.适宜状态
5.一支突围而出的队伍
6.特别群体
第四章 昨天的提问
1.一种说法
2.倒霉者与幸运者
3.一条界限
4.优先的发言权
5.几点注意
6.经历的牵拉作用
7.上层的高明与下层的可贵
8.走向明天
第五章 迟到的追寻
1.耽误与修复
2.优势
3.环境与机会
4.三个集团方阵
5.两种不同类型的自学
6.为了使用
7.高考者
8.学历层次
9.渊源关系
10.职业的文化定位
11.特别的知识构成之一
12.特别的知识构成之二
第六章 感觉年岁
1.一个敏感而又脆弱的话题
2.胶着与离散
3.不同的角度与心情
4.两层疑惑
5.拉直的皮筋与悠荡的皮筋
6.成功的放逐与不幸的沉沦
7.昨天的样子
8.当下的状态与心情
9.优劣所在
10.是东风,还是西风
11.底蕴
第七章 选择与推举
1.骨干乎?贡献乎?
2.顺势中?尴尬中?
3.透析三组对应
4.自信吗?理智吗?
5.一声警钟
6.我们“保守”吗?
7.有个稳定的集合层
第八章 分层与流动
1.两类划分
2.两类分流
3.富有张力的对峙
4.犄角般的对峙
5.当年,为谁种田
6.抹去问号
7.理性的力量
8.毕竟是“小字辈
9.经历的密码
10.解释与辩护
11.要说明,更应该
第九章 优胜劣汰
1.要害的问题与问题的要害
2.风浪中的大船与小船
3.地位问题
4.迟缓
5.主动方的主动
6.只能“慢慢来
7.为何“慢慢来
第十章 跳槽:一个假设的问题
1.沉重的抉择
2.经历中的印痕
3.回答三个问题
4.求收入?还是求发展?
5.不同的序列
6.无奈与遗憾
7.向外的忧患与向内的龟缩
第十一章 为了生活
1.构筑背景
2.影响日后发展的因素
3.两段阶梯
4.弱者的话题
5.进入比较系统
6.以过去为参照
7.自己-同事-外单位
8.自己的分量
9.在同事面前
10.说不清与说得清
11.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十二章 劳动与做人
1.问题的背后
2.正气汇聚
3.两个小群体和两个大群体的比较
4.责任的驱动和责任的承担
5.不同的知识分子
6.责任心与良心
7.本色与情感
第一章 缘起与题识
1.纪念的旗帜
2.从展览会到展销会
3.热中之冷
4.国外的消息
5.几点辨析
6.几点说明
第二章 当年的分布
1.届别之间
2.“四个面向”与“再教育”的提法
3.“四个面向”的情况
4.比较与差异
5.撞开返城的大门
6.回家的路径
第三章 角色与处境
1.落脚
2.最大的集合群
3.一支踏上台阶的队伍
4.适宜状态
5.一支突围而出的队伍
6.特别群体
第四章 昨天的提问
1.一种说法
2.倒霉者与幸运者
3.一条界限
4.优先的发言权
5.几点注意
6.经历的牵拉作用
7.上层的高明与下层的可贵
8.走向明天
第五章 迟到的追寻
1.耽误与修复
2.优势
3.环境与机会
4.三个集团方阵
5.两种不同类型的自学
6.为了使用
7.高考者
8.学历层次
9.渊源关系
10.职业的文化定位
11.特别的知识构成之一
12.特别的知识构成之二
第六章 感觉年岁
1.一个敏感而又脆弱的话题
2.胶着与离散
3.不同的角度与心情
4.两层疑惑
5.拉直的皮筋与悠荡的皮筋
6.成功的放逐与不幸的沉沦
7.昨天的样子
8.当下的状态与心情
9.优劣所在
10.是东风,还是西风
11.底蕴
第七章 选择与推举
1.骨干乎?贡献乎?
2.顺势中?尴尬中?
3.透析三组对应
4.自信吗?理智吗?
5.一声警钟
6.我们“保守”吗?
7.有个稳定的集合层
第八章 分层与流动
1.两类划分
2.两类分流
3.富有张力的对峙
4.犄角般的对峙
5.当年,为谁种田
6.抹去问号
7.理性的力量
8.毕竟是“小字辈
9.经历的密码
10.解释与辩护
11.要说明,更应该
第九章 优胜劣汰
1.要害的问题与问题的要害
2.风浪中的大船与小船
3.地位问题
4.迟缓
5.主动方的主动
6.只能“慢慢来
7.为何“慢慢来
第十章 跳槽:一个假设的问题
1.沉重的抉择
2.经历中的印痕
3.回答三个问题
4.求收入?还是求发展?
5.不同的序列
6.无奈与遗憾
7.向外的忧患与向内的龟缩
第十一章 为了生活
1.构筑背景
2.影响日后发展的因素
3.两段阶梯
4.弱者的话题
5.进入比较系统
6.以过去为参照
7.自己-同事-外单位
8.自己的分量
9.在同事面前
10.说不清与说得清
11.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十二章 劳动与做人
1.问题的背后
2.正气汇聚
3.两个小群体和两个大群体的比较
4.责任的驱动和责任的承担
5.不同的知识分子
6.责任心与良心
7.本色与情感
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