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张晓松,李炜著

分类号:

ISBN:978750352462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载体,对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储备条件作了比较系统地分析和评价。   

目录


第一章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内涵、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内涵
二、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战略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现实基础
一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历史必然性
二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的必要性
三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主要条件
第三节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现状和主体
一 中国金融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二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主体
第二章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传统的金融资产负债业务
一 资产业务
二 负债业务
第二节 国际投资业务
一 直接贷款
二 银行同业放款
三 国际贸易融资
四 东道国市场的当地放款
五 国际证券投资
六 项目融资
第三节 其他金融业务
一 传统的国际银行业务
二 外汇业务
三 提供债务担保
四 各种期货、期权和互换交易
五 承诺
六 信托、咨询和管理业务
七 国际租赁
八 保险业务
第四节 走出去 的金融业对成长中的中国跨国公司的支持
一 国际上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的关系
二 走出去 的中国金融业负有对成长中的中国跨国公司给予大力支持的重要使命
第三章 中国金融业走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目标及方式
第一节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的战略目标
一 走出去 的战略目标
二 进入战略的 SWOT 分析法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走进国际市场的步骤
一 国际上跨国经营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网络概况
二 影响跨国经营金融机构选择分支机构的因素
三 中国金融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步骤
第三节 走进国际金融市场的所有权安排
一 影响所有权安排实施因素
二 股权安排与非股权安排
三 所有权安排的实施
第四节 走出去 发展的金融企业的部门结构与决策体制
一 金融企业的部门结构
二 金融企业的决策体制
第四章 金融产品管理战略
第一节 金融产品及对其认识的深化
一 金融产品
二 对金融产品认识的深化
三 金融产品的国际化营销
第二节 国际金融产品的价格与营销
一 国际金融产品及其国际市场影响因素
二 国际金融产品的价格分析
三 国际金融产品营销方式及战略
第三节 国际金融新产品的开发
一 国际金融产品的组合管理
二 产品组合的评价与调整
三 国际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及其阶段性营销
四 国际金融新产品的开发
五 国际金融互换交易及其新产品
第五章 金融创新管理战略
第一节 对金融创新的再认识
一 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分类
二 金融创新的范围与特征
三 充分重视金融创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工具的创新管理
一 对金融工具的认识
二 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类别
三 国际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及其定价
四 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及其定价
第三节 推进金融业务、组织管理创新进程
一 开发与应用网络金融业务
二 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以信息为中心的组织管理
第六章 对外投资管理战略
第一节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
第二节 对外投资管理的政策定位
一 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二 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
三 设定金融业对外投资政策完善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第三节 对外投资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 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 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 最优投资方案的选择
四 充分认识和利用对外投资的保险制度
第七章 跨国融资管理战略
第一节 跨国融资的基础管理
一 资本预算的跨国管理
二 走出去 发展的资本结构管理
三 金融企业营运资本跨国管理
第二节 跨国融资决策的出发点
一 降低融资成本
二 避免和降低经营风险
三 建立企业最佳财务结构
第三节 跨国融资的主要途径
一 分支机构所在国的金融市场
二 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筹资
三 通过欧洲货币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筹资
四 通过国际专门融资方式进行筹资
五 境外 买壳 融资方式
第四节 常见的跨国融资手段
一 辛迪加贷款
二 国际项目融资
三 国际贸易融资
四 国际租赁
五 国际债券的发行与销售
第五节 跨国金融企业融资的成本
一 债券筹资成本
二 股票筹资成本
三 银行信贷筹资成本
四 资本总成本
第八章 金融风险管理战略
第一节 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 风险与金融风险
二 风险管理
第二节 外汇风险管理
一 外汇风险的类型
二 搞好汇率预测
三 经营风险的管理
四 交易风险的管理
五 换算风险的管理
第三节 政治风险管理
一 政治风险的评估
二 政治风险的来源
三 政治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措施
第四节 风险管理的实用技术
一 信贷风险管理
二 资本管理
三 利率管理
四 风险管理工具VAR技术
第九章 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 竞争力比较
二 竞争力差别原因分析
第二节 提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一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二 实现金融创新,健全金融法规,完善金融体系
三 银行业要真正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第三节 提高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一 保险服务业的特征和地位
二 推进我国保险业的国内市场开放的进程
三 促进保险资金的运用
四 加强保险法制建设
第四节 提高中国的证券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一 规范发展证券经营机构
二 逐步扩大资产规模
三 鼓励证券经营机构业务多元化
四 加强内部和风险管理
五 注重培养、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研究工作
第十章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政策支撑
第一节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一 国家主权原则
二 对等原则
三 国民待遇原则
四 加速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的原则
五 在机构选择上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
六 适时适度推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原则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的政策支撑
一 在指导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二 政府要给予积极的政策干预和扶持,拓宽政策法律空间
三 政府要改善金融业的经营环境,转变经营理念,促进金融业竞争机制的形成
第三节 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制度创新的探索
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创新
二 国有银行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三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股份制改造
第四节 实施对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的有效监管
一 对金融业跨国经营监管的必要性
二 对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进行有效监管的体制基础
三 实施监管的具体内容
第十一章 中国金融业 走出去 发展面临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惯例
一 关于投资的多边协定
二 有关金融领域的主要国际惯例
第二节 关于对外投资的法规
一 各国对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的法规的基本内容
二 投资国保护海外投资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规范和准则--巴塞尔协议
一 巴塞尔协议的构成
二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金融服务贸易协定
一 金融服务贸易及其功能
二 金融服务贸易协定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我国对境外投资融资的管理法规
一 我国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法规的基本内容
二 我国对国际借贷的管理法规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金融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