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
是其中最富形上意蕴、最具理论系统和最见宗教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
致地展现我们中国人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的著作。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
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它
仍然历久弥新,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永不过时的魅力所在。本书以《中
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
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
中庸》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天命:天地之化本于中和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2
2.道不可离,君子慎独/4
3.要有“三省吾身”的态度/7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12
第二章 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做个坚守道德的君子/15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17
3.去除内心的肆无忌惮/20
第三章 鲜能: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
1.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25
2.孔子的“中庸”思想/27
3.人的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29
4.必须克服褊狭的劣根性/31
第四章 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1.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34
2.物壮则老,过犹不及/39
3.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41
4.骄矜者无知,自知者智慧/43
第五章 践行:积极实践
1.中庸不是用来研究的/46
2.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48
3.学以致用方显真智慧/50
第六章 大知:大智慧者执两用中
1.执两用中是杰出的领导艺术/53
2.隐恶扬善,律人安人/56
3.扬长避短,以扬为主/57
4.多征询下属的意见/60
第七章 予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1.聪明并不等于高明/66
2.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69
3.鸡蛋不必硬碰石头/73
4.凡事贵在持之以恒/76
第八章 服膺:中庸之道,服膺弗失
1.践行中庸需要内在的自觉性/79
2.时刻不放弃追求的目标/81
3.认识到错误就立即改正/84
第九章 可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1.中庸是极致性的标准/91
2.中庸之道与对症下药/93
第十章 问强:精神力量的强最重要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95
2.暴力不是明智的选择/99
3.与人为善,和而不流/102
4.坚持原则,保持气节/104
第十一章 素隐:遵道而行,依乎中庸
1.欺世盗名者不得善终/109
2.半途而废者难以成功/114
3.不争不斗,不喜不厌/120
第十二章 费隐:君子之道费而隐
1.“中庸”之道既易又难/123
2.努力摆脱一知半解/124
第十三章 不远:君子之行,安然守正
1.道不远人,远人非道/128
2.以尊重人的原则去治理人/129
3.忠恕之道与中庸之道/132
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135
5.做人做事要收敛一些/137
第十四章 素位:素位而行,反求其身
1.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142
2.安守本分方得安享终生/144
3.上不陵下,下不援上/147
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148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0
第十五章 行远: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1.有谦乃有容,有容方成广/154
2.认识自我,切忌虚夸/158
第十六章 鬼神:道体物不可遗
1.道是无所不在的/161
2.内心的“诚”是关键/163
第十七章 大德:大德者必受命
1.德性是一切伦理的基础/165
2.高贵的品德是一种财富/167
3.修德可以养生增寿/169
第十八章 无忧: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1.中庸道德价值的评判/172
2.对自己的修养和作为要谨慎/174
3.按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175
第十九章 达孝:礼法制度是治国之本
1.用“孝”字影响别人/178
2.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183
3.“礼”是不能错乱的/185
4.把“礼”上升为政治的合法性/188
第二十章 问政:治国理政的方法和原则
1.为政之要,在于得人,195
2.以自身的德行感召人才/198
3.治国之道,以仁为本/201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4
5.勤奋必能通向成功/208
第二十一章 诚明:自诚明,自明诚
1.诚是儒学的奠基性观念/212
2.诚和明是互相联系的/214
3.“自诚明”与“自明诚”/215
第二十二章 至诚:用至诚之心赢得至忠
1.君使臣以诚,臣事君以忠/218
2.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222
第二十三章 致曲:真诚之人能化育万物
1.“致曲”的修养之道/225
2.由局部达到整体的诚/227
第二十四章 前知:至诚者可预知未来
1.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229
2.先知来自于自身的修炼/231
第二十五章 自成:诚者自成
1.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233
2.至诚必然是仁德/235
3.诚者能够成就自己/237
4.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240
第二十六章 无息:至诚是没有止息的
1.追求至诚永远不停止/243
2.博大高明,悠远长久/245
3.至诚的三种情形/247
第二十七章 明哲:明达智慧,进退自如
1.修养德行,适应圣人之道/250
2.达到圣人之道的具体途径/252
3.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254
4.等待适当的时机再行动/258
第二十八章 自用:愚贱不可自以为是
1.自以为是者总与失败同行/262
2.刚愎自用会导致悲惨的结局/264
3.独断专行,必铸苦果/266
4.孔子为何要遵从周礼/269
第二十九章 取信: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1.把王道推行到天下/273
2.民信是最强的凝聚力/275
3.要成为良好的榜样/277
4.身体力行,为不言之教/281
5.以品格魅力感召天下/284
第三十章 敦化:至圣之德广大如天
1.孔子祖述尧舜的脉络/288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2
2.道不可离,君子慎独/4
3.要有“三省吾身”的态度/7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12
第二章 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做个坚守道德的君子/15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17
3.去除内心的肆无忌惮/20
第三章 鲜能: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
1.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25
2.孔子的“中庸”思想/27
3.人的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29
4.必须克服褊狭的劣根性/31
第四章 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1.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34
2.物壮则老,过犹不及/39
3.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41
4.骄矜者无知,自知者智慧/43
第五章 践行:积极实践
1.中庸不是用来研究的/46
2.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48
3.学以致用方显真智慧/50
第六章 大知:大智慧者执两用中
1.执两用中是杰出的领导艺术/53
2.隐恶扬善,律人安人/56
3.扬长避短,以扬为主/57
4.多征询下属的意见/60
第七章 予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1.聪明并不等于高明/66
2.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69
3.鸡蛋不必硬碰石头/73
4.凡事贵在持之以恒/76
第八章 服膺:中庸之道,服膺弗失
1.践行中庸需要内在的自觉性/79
2.时刻不放弃追求的目标/81
3.认识到错误就立即改正/84
第九章 可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1.中庸是极致性的标准/91
2.中庸之道与对症下药/93
第十章 问强:精神力量的强最重要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95
2.暴力不是明智的选择/99
3.与人为善,和而不流/102
4.坚持原则,保持气节/104
第十一章 素隐:遵道而行,依乎中庸
1.欺世盗名者不得善终/109
2.半途而废者难以成功/114
3.不争不斗,不喜不厌/120
第十二章 费隐:君子之道费而隐
1.“中庸”之道既易又难/123
2.努力摆脱一知半解/124
第十三章 不远:君子之行,安然守正
1.道不远人,远人非道/128
2.以尊重人的原则去治理人/129
3.忠恕之道与中庸之道/132
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135
5.做人做事要收敛一些/137
第十四章 素位:素位而行,反求其身
1.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142
2.安守本分方得安享终生/144
3.上不陵下,下不援上/147
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148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0
第十五章 行远: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1.有谦乃有容,有容方成广/154
2.认识自我,切忌虚夸/158
第十六章 鬼神:道体物不可遗
1.道是无所不在的/161
2.内心的“诚”是关键/163
第十七章 大德:大德者必受命
1.德性是一切伦理的基础/165
2.高贵的品德是一种财富/167
3.修德可以养生增寿/169
第十八章 无忧: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1.中庸道德价值的评判/172
2.对自己的修养和作为要谨慎/174
3.按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175
第十九章 达孝:礼法制度是治国之本
1.用“孝”字影响别人/178
2.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183
3.“礼”是不能错乱的/185
4.把“礼”上升为政治的合法性/188
第二十章 问政:治国理政的方法和原则
1.为政之要,在于得人,195
2.以自身的德行感召人才/198
3.治国之道,以仁为本/201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4
5.勤奋必能通向成功/208
第二十一章 诚明:自诚明,自明诚
1.诚是儒学的奠基性观念/212
2.诚和明是互相联系的/214
3.“自诚明”与“自明诚”/215
第二十二章 至诚:用至诚之心赢得至忠
1.君使臣以诚,臣事君以忠/218
2.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222
第二十三章 致曲:真诚之人能化育万物
1.“致曲”的修养之道/225
2.由局部达到整体的诚/227
第二十四章 前知:至诚者可预知未来
1.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229
2.先知来自于自身的修炼/231
第二十五章 自成:诚者自成
1.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233
2.至诚必然是仁德/235
3.诚者能够成就自己/237
4.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240
第二十六章 无息:至诚是没有止息的
1.追求至诚永远不停止/243
2.博大高明,悠远长久/245
3.至诚的三种情形/247
第二十七章 明哲:明达智慧,进退自如
1.修养德行,适应圣人之道/250
2.达到圣人之道的具体途径/252
3.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254
4.等待适当的时机再行动/258
第二十八章 自用:愚贱不可自以为是
1.自以为是者总与失败同行/262
2.刚愎自用会导致悲惨的结局/264
3.独断专行,必铸苦果/266
4.孔子为何要遵从周礼/269
第二十九章 取信: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1.把王道推行到天下/273
2.民信是最强的凝聚力/275
3.要成为良好的榜样/277
4.身体力行,为不言之教/281
5.以品格魅力感召天下/284
第三十章 敦化:至圣之德广大如天
1.孔子祖述尧舜的脉络/288
中庸全鉴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