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副标题:无

作   者:周敬宣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6094036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实践证明,研究复杂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非单一学科和传统   的概念与手段所能完成,而是应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集成。    作者从众多文献、书籍中编辑了一些公认的比较成熟和基本的内容作为   本教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第1篇和第2篇(简明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由   来、内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如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   与理念);对一些正在积极探索、敏感的内容加以整理,融汇部分研究心得   ,编写了第3篇、第4篇(即人地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生态城市的理论与   实践、经济产业带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强调了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来研   究环境问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论述了区域发展应采取发展经济与保护环   境并重的模式。    基于经济一社会一环境的调研与规划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具有   高阶次、多回路、非线性、子系统数量巨大、有多重反馈、结构复杂等特征   。而传统单一的、片面的、静止的调研与规划方法不能满足规划的要求,因   此建立、完善系统的、科学的、动态的调研与规划方法成为必然。    本书介绍了“人地系统学”,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健康各门学科   的理论基础。    地区经济产业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宜在生态环境系统现状和经济   现状调研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数字仿真和3S(RS、GPS、GIS)集成的一体   化技术来完成,利用开放复杂巨系统方法论的仿真模型对该地区的社会、经   济、环境进行动态仿真,按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的意见,建立地区产业   带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这是培育和完善高水平政策研究组织   、建立较为规范科学的政策研究方法和机制的重大举措。    本书亦可作为讲授相关课程的教材,对学生掌握基本内容有一定作用;   亦可成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研究者交流、切磋的话题。   

目录

第1篇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与实施
第1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1.1 增长的极限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化
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2.1 发展
1.2.2 可持续性
1.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

第2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1 理论上的发展与行动上的转变
2.1.1 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2.1.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
2.1.3 行动上的转变
2.2 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执行

第3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
3.1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研究和方案
3.2 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
3.3 “十一五”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3.4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第2篇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
第4章 环境管理
4.1 环境管理
4.2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
4.2.1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构成
4.2.2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重要制度
4.2.3 新的环境立法趋势
4.2.4 加强环境执法
4.2.5 环境法规新动向——区域限批

第5章 环境规划与战略环境评价
5.1 环境规划
5.2 战略环境评价概述
5.2.1 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5.2.2 战略环境评价的发展过程
5.2.3 战略环境评价重大意义
5.2.4 战略环境评价实施中存在的理论与方法层面的若干问题

第6章 环境污染防治
6.1 水污染防治
6.2 大气污染防治
6.3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6.4 噪声污染防治

第7章 从清洁生产走向循环社会
7.1 清洁生产
7.2 循环经济
7.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3篇 环境保护机制与体制的改革
第8章 环境问题引发的思考
第9章 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9.1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种种问题及初析
9.2 环境保护体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3 环境保护体制的改革

第10章 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的途径
10.1 完善法律法规
10.2 逐步推行环境经济政策
10.3 公众参与
10.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第4篇 人地系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11章 人地系统理论概述
11.1 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
11.2 协调人地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第12章 人地系统的研究方法
12.1 传统的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12.2 发展中的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12.3 综合集成技术的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第13章 人地系统理论与方法的实例研究
13.1 区域人地系统数值仿真
13.2 突变理论在环境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第5篇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第14章 生态城市的提出与实践
14.1 生态城市的提出
14.2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

第15章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
15.1 生态城市的定义
15.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5.3 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
15.4 生态城市的内容和要求

第16章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6.1 规范指标体系
16.2 科学设定建设目标
16.3 推行绿色账户,推进国民核算体系的转型

第17章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
17.1 总纲
17.2 现状诊断
17.3 生态功能区划与自然资源账户
17.4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动态仿真
17.5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17.6 生态功能修复与建设
17.7 环境质量综合整治
17.8 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形象设计
17.9 重点建设项目费用-效益分析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18章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协调发展研究
18.1 研究意义
18.2 理论方法
18.3 实证研究
18.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19章 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19.1 生态环境保护调研及规划的研究
19.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
附录部分环境类相关网站与文献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