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x

副标题:无

作   者:张光明,罗传芳著

分类号:A711

ISBN:978751150110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马克思的学说,集严整细密的论证和宏伟的社会理想于一身,堪称古往   今来最为丰富深邃的思想体系。他以自己的头脑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范围   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既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激情澎湃   的革命家;既是投身于政治斗争的战士,又是富于爱心、和蔼可亲的朋友、   丈夫和父亲……  本书以生动细致的笔触和严谨的叙事风格,讲述了马克   思一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同时透过对这位伟大人物生平的描述,展现出一   个时代激荡的社会变革与政治风云。夹叙夹议,融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是   本书不同于其他此类传记的独特之处;书中的一百多幅图片为读者深入了解   马克思和他的时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也使本书囤文并茂,具有很   强的阅读性和收藏价值。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特里尔之子
无忧无虑的童年
有时候,他顽劣得像个小暴君,把姐妹们当做驾车的马,驱赶着她们飞跑,从小山丘上疾冲而下;有时候,他用一双肮脏的小手去揉生面团,拍成一个个“蛋糕”,要姐妹们吃下去。但是奇怪的是,姐妹们在这样的恶作剧面前却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少年的志向
铿锵的语句,洋溢着少年作者渴望为人类献身的精神。17岁的马克思显然还不可能充分估计到选择为人类工作这条人生道路上的全部艰险,但他以一种义无反顾的气概宣布了自己的决心。

浪漫大学生的爱情
在尽情欢乐的同时,马克思愈来愈想念他少时的女伴,他已经无法抑制地爱上了燕妮。但是,燕妮是特里尔城舞会上公认的皇后、特里尔第一美人,又出身名门,不知道有多少富家子弟倾慕于她,她会接受一个普通大学生的爱情吗?

第二章 “黑格尔的学生”
发现黑格尔
马克思到柏林大学后,接触了黑格尔哲学,起初他不喜欢黑格尔著作“那离奇古怪的调子”,并写诗讽刺黑格尔哲学。但马克思深入了解了黑格尔哲学后,他的评价根本改变了。此后的马克思始终对黑格尔怀着深深的敬意,即使在他早已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几十年后,他仍然对攻击黑格尔的人极为蔑视.并针对性地声明:“我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

在“博士俱乐部”里
“博士俱乐部”里的讥评时事、放言无忌引起了当局的警觉,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批判宗教信条,嘲笑专制制度,向往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是危险的举动。“博士俱乐部”里的活跃人物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监视,马克思也不得不为逃避警察的监视而几次更换住所。

普罗米修斯式的自白
马克思在毕业论文的序言中,借用了希腊神话中的英勇殉道者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宣告了自己与一切科学和自由的敌人势不两立的态度。马克思后来一生实践了普罗米修斯精神,他无论经历怎样的残酷和斗争.也不放弃对真理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就像普罗米修斯宁可被神永久锁在高山岩石上,也决不屈服一样。

新闻出版自由的捍卫者
马克思的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广泛轰动。卢格毫无保留地承认,在捍卫出版自由方面,再没有比这篇文章讲得更透彻更生动的了。马克思初战告捷,为胜利所鼓舞.紧接着又推出了后面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语言泼辣,而且越来越明确地表现出革命的倾向。无论是官方、敌人还是朋友,都紧张地关注着这些文章的发表。读着它们,有人欢呼.有人诅咒,有人暴跳如雷。

为贫苦群众辩护
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很恼火,马上向《莱茵报》兴师问罪,指责报纸记者诽谤,他质问报纸:拿出证据来!到底谁是“吸血鬼”?哪些地方的人民在受欺压,在受苦?他向报纸拉开了一副挑衅的架势:你说说看!要是说不出个究竟.我可不客气了!
马克思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负起了为报纸辩护、为人民讲话的责任.比以前更猛烈更大胆地向丑恶的社会展开攻击。

《莱茵报》的精神领导
马克思尽力想办法挽救报纸。在《莱茵报》股东们给国王的请愿书上,他也签了字,但他决不能容许在自己手里放弃报纸的方向。面对着各种压力,他决定由自己来承担全部的责任,以便如果可能的话,用自己的退出来保住报纸。

第三章 在巴黎的15个月
出国前夕
那么怎么办呢?停止战斗是不可能的。或者,像布鲁诺·鲍威尔那样,抱怨群众愚昧,不觉悟,自己躲进哲学的抽象世界里去自我欣赏?这也是马克思没法接受的。剩下来只有一条道路:到国外去!在那里创办刊物,继续向这个丑恶的制度开火。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
马克思显然比《莱茵报》时期前进了一大步,由争取政治自由的斗士变成了追求“人类解放”的哲学家。他对人类摆脱压迫走向完全解放的路径做了一个出色的考察,他对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之间区别的分析,尤其发入深省。

“异化”与共产主义
1932年,第一次全文发表了马克思的这部内容丰富的手稿,编者给它加的标题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手稿后来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反响,许多研究者对它评价极高,甚至认为这才是最深刻、最有价值的马克思著作。“手稿”之所以如此引入注目,关键在于它是从“异化”和“入的本性的复归”这样一些概念出发,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的。而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这种论证方式就很少看到了。

友谊从这里开始
现在,这两位神交已久的朋友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在十天的相处里,他俩几乎形影不离,抓住每一时刻探讨问题。他们惊喜地发现,在一切重大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简直连用语都达到不谋而合的地步。

《神圣家族》
正当马克思在思想上飞跃走向共产主义时,鲍威尔兄弟等一批青年黑格尔派却愈益脱离现实,躲进哲学的避难所,嘲笑马克思的“1842年的激进主义”了。在鲍威尔看来,政治斗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哲学领域内去搞“批判的批判”。这当然是马克思极为鄙视的主张。因此,马克思建议与恩格斯两人合写一本书来反驳鲍威尔等人,恩格斯对这个建议大为赞同。这本合著于1845年2月出版,书名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
第四章 流亡布鲁塞尔
第五章 在战斗的年代里
第六章 流亡伦敦的最初岁月
第七章 冷寂的50年代
第八章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第九章 60年代初的马克思
第十章 国际的灵魂
第十一章 写作《资本论》
第十二章 巴黎公社前后
第十三章 国际最后时期的马克思
第十四章 伦敦老人
第十五章 不断的探索
第十六章 走向生命的终点
附录马克思年谱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Marx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