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用金属材料的高温蠕变特性分析系统介绍了一维及多维蠕变理论,并着重阐述了结构零件在稳态与蠕变时的强度计算方法及蠕变有限元分析。
目录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1.1 蠕变
§1.2 蠕变力学的发展与研究
§1.3 蠕变试验、蠕变曲线
§1.4 蠕变断裂试验
§1.5 应力松弛、松弛试验、松弛曲线
§1.6 变载荷蠕变试验
§1.6.1 阶梯加载试验
§1.6.2 卸载试验、蠕变恢复
§1.7 蠕变的物理基础
思考题
第二章 一维应力蠕变理论
§2.1 概述
§2.2 陈化理论
§2.3 时间硬化理论
§2.4 应变硬化理论
§2.5 恒速理论
§2.6 塑性滞后理论
§2.7 蠕变理论的实验验证与比较
§2.8 变温下的蠕变规律
§2.9 算例
习题
第三章 多维应力蠕变理论
§3.1 弹性变形本构关系
§3.2 塑性变形本构关系
§3.2.1 全量理论
§3.2.2 增量理论
§3.3 多维应力蠕变本构理论
§3.3.1 基本假设与处理原则
§3.3.2 全量型蠕变理论
§3.3.3 Mises型增量蠕变理论
§3.3.4 蠕变势理论
§3.4 一般情况下的蠕变本构关系
§3.4.1 具有瞬时塑性变形情况
§3.4.2 不均匀加热情况
§3.5 实验验证
§3.5.1 全量型理论的验证
§3.5.2 增量型理论的验证
习题
第四章 稳态蠕变分析
§4.1 基本概念
§4.2 直梁纯弯曲
§4.3 柱体扭转
§4.4 厚壁筒
§4.5 均匀拉伸的带孔薄平板
§4.6 轴对称加载的圆板弯曲
§4.7 叶片的蠕变量
§4.8 叶轮的蠕变应力分析
§4.9 用“参考应力法”求近似解
习题
第五章 非稳态蠕变分析
§5.1 常载荷下的薄管弯曲
§5.2 常位移下的松弛问题
§5.2.1 纯弯曲梁
§5.2.2 空心球壳
§5.3 应力重新分布的一般方程
§5.4 用一般方程求厚壁筒的瞬态解
§5.5 瞬态蠕变的近似解法
§5.5.1 能量原理
§5.5.2 不同加载情况的近似分析
§5.5.3 算例
§5.6 旋转盘的差分解
§5.7 应力分析的实验验证
习题
第六章 弹塑性——蠕变有限元分析
§6.1 非线性有限元法基础
§6.1.1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
§6.1.2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6.2 瞬态蠕变数值解的有限元法
§6.2.1 欧拉(Euler)方法
§6.2.2 蠕变分析显式及隐式算法
§6.2.3 有限元显式算法
§6.3 热弹性——蠕变问题
§6.3.1 有限元基本公式
§6.3.2 求解技术与措施
§6.3.3 计算步骤
§6.4 空间轴对称热弹性——蠕变程序(ABCA)
§6.4.1 程序功能及特点
§6.4.2 标识符及子程序标识符说明
§6.4.3 主程序框图简示
§6.4.4 源程序(见附录)
§6.4.5 数据准备举例
§6.5 等向强化模型热弹塑性——蠕变问题
§6.5.1 本构方程
§6.5.2 有限元计算格式
§6.6 其它强化模型热弹塑性——蠕变问题
§6.6.1 运动强化模型基本公式
§6.6.2 组合模型基本公式
§6.7 热弹塑性——蠕变分析中的有关问题
§6.8 算例
第七章 蠕变强度与蠕变破坏
§7.1 蠕变强度
§7.2 一维应力蠕变破坏
§7.2.1 常载荷情况
§7.2.2 变载荷情况
§7.3 多维应力蠕变破坏
§7.4 连续损伤破坏分析
§7.5 算例
§7.6 寿命估算的上、下限法
习题
第八章 蠕变疲劳
§8.1 蠕变疲劳
§8.2 交变应力下的蠕变破坏强度与疲劳强度
§8.3 一维蠕变疲劳寿命预估理论
§8.3.1 寿命——时间分数法(寿命分数法)
§8.3.2 频率修正法[62](FM法)与频率分离法(FS法)
§8.3.3 应变范围区分法(SRP法)
§8.3.4 应变能区分法(SEP法)
§8.4 多维蠕变疲劳寿命预估理论
§8.4.1 局部应变法(或局部应力法)的应用
§8.4.2 多轴SRP法
§8.5 按损伤力学方法估算寿命
思考题
附录: ABCA源程序
参考文献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1.1 蠕变
§1.2 蠕变力学的发展与研究
§1.3 蠕变试验、蠕变曲线
§1.4 蠕变断裂试验
§1.5 应力松弛、松弛试验、松弛曲线
§1.6 变载荷蠕变试验
§1.6.1 阶梯加载试验
§1.6.2 卸载试验、蠕变恢复
§1.7 蠕变的物理基础
思考题
第二章 一维应力蠕变理论
§2.1 概述
§2.2 陈化理论
§2.3 时间硬化理论
§2.4 应变硬化理论
§2.5 恒速理论
§2.6 塑性滞后理论
§2.7 蠕变理论的实验验证与比较
§2.8 变温下的蠕变规律
§2.9 算例
习题
第三章 多维应力蠕变理论
§3.1 弹性变形本构关系
§3.2 塑性变形本构关系
§3.2.1 全量理论
§3.2.2 增量理论
§3.3 多维应力蠕变本构理论
§3.3.1 基本假设与处理原则
§3.3.2 全量型蠕变理论
§3.3.3 Mises型增量蠕变理论
§3.3.4 蠕变势理论
§3.4 一般情况下的蠕变本构关系
§3.4.1 具有瞬时塑性变形情况
§3.4.2 不均匀加热情况
§3.5 实验验证
§3.5.1 全量型理论的验证
§3.5.2 增量型理论的验证
习题
第四章 稳态蠕变分析
§4.1 基本概念
§4.2 直梁纯弯曲
§4.3 柱体扭转
§4.4 厚壁筒
§4.5 均匀拉伸的带孔薄平板
§4.6 轴对称加载的圆板弯曲
§4.7 叶片的蠕变量
§4.8 叶轮的蠕变应力分析
§4.9 用“参考应力法”求近似解
习题
第五章 非稳态蠕变分析
§5.1 常载荷下的薄管弯曲
§5.2 常位移下的松弛问题
§5.2.1 纯弯曲梁
§5.2.2 空心球壳
§5.3 应力重新分布的一般方程
§5.4 用一般方程求厚壁筒的瞬态解
§5.5 瞬态蠕变的近似解法
§5.5.1 能量原理
§5.5.2 不同加载情况的近似分析
§5.5.3 算例
§5.6 旋转盘的差分解
§5.7 应力分析的实验验证
习题
第六章 弹塑性——蠕变有限元分析
§6.1 非线性有限元法基础
§6.1.1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
§6.1.2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6.2 瞬态蠕变数值解的有限元法
§6.2.1 欧拉(Euler)方法
§6.2.2 蠕变分析显式及隐式算法
§6.2.3 有限元显式算法
§6.3 热弹性——蠕变问题
§6.3.1 有限元基本公式
§6.3.2 求解技术与措施
§6.3.3 计算步骤
§6.4 空间轴对称热弹性——蠕变程序(ABCA)
§6.4.1 程序功能及特点
§6.4.2 标识符及子程序标识符说明
§6.4.3 主程序框图简示
§6.4.4 源程序(见附录)
§6.4.5 数据准备举例
§6.5 等向强化模型热弹塑性——蠕变问题
§6.5.1 本构方程
§6.5.2 有限元计算格式
§6.6 其它强化模型热弹塑性——蠕变问题
§6.6.1 运动强化模型基本公式
§6.6.2 组合模型基本公式
§6.7 热弹塑性——蠕变分析中的有关问题
§6.8 算例
第七章 蠕变强度与蠕变破坏
§7.1 蠕变强度
§7.2 一维应力蠕变破坏
§7.2.1 常载荷情况
§7.2.2 变载荷情况
§7.3 多维应力蠕变破坏
§7.4 连续损伤破坏分析
§7.5 算例
§7.6 寿命估算的上、下限法
习题
第八章 蠕变疲劳
§8.1 蠕变疲劳
§8.2 交变应力下的蠕变破坏强度与疲劳强度
§8.3 一维蠕变疲劳寿命预估理论
§8.3.1 寿命——时间分数法(寿命分数法)
§8.3.2 频率修正法[62](FM法)与频率分离法(FS法)
§8.3.3 应变范围区分法(SRP法)
§8.3.4 应变能区分法(SEP法)
§8.4 多维蠕变疲劳寿命预估理论
§8.4.1 局部应变法(或局部应力法)的应用
§8.4.2 多轴SRP法
§8.5 按损伤力学方法估算寿命
思考题
附录: ABCA源程序
参考文献
蠕变力学[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