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根据《大学》的论述,内在教化的关键是“格物致知”的能力。但是
,这个过程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了解这一过程似乎是“修身”以建立深
层领导力的关键,而破解这些深层次的过程及其内在的关联,正是奥托?
夏莫等的《U型理论》的精髓与核心。在《大学》中,这一过程被描述为七
个冥想的步骤或空间:(1)知;(2)止;(3)定;(4)静;(5)安;(6)虑;(7)
得。
除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格物致知”的过程,《U型理论》还对以下方面
进行了论述:在四个不同的系统层次(个人、团队、组织以及全球)上,“
格物致知”的过程与深层次变革和进化是如何息息相关的;哪些社会技术(
或实践工具)可以帮助领导者转变领导、团队、组织和系统运行的内在状态
?
目录
《u型理论》
引 言 踏上发现之旅
第一部分 发现思维的盲点
盲点出现在个人、团队、机构、社会和各种系统之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在我们的理论和概念中展现自己。对于各种系统而言,盲点每天都会出现,但它们通常隐而不见。因此,关注这些盲点如何显现、把它们呈现出来并为我所用,是有效的领导者和创造者的任务。
第1章 面对大火
第2章 “u”型之旅
第3章 学习和变革的四个层次
第4章 机构的盲点
第5章 社会的盲点
第6章 科学的哲学基础
第7章 跨越盲点的门槛
第二部分 进入 u 境
从本质上讲,u 理论描述了涌现的各个不同层次,也就是我们行动的不同质量。u 理
论建立在对社会现实或有机系统的观察基础上,这些系统能从多个内在场所运行。挑战在于我们未察觉这些内在场所,而不是不能激活它们。
第8章 下载:基于惯性思考与行动
第9章 观察:暂悬判断,保持好奇 第10章 感知:转变认识,走出困境
第11章 在当下:与最大可能性相连接
第12章 晶透化:澄清愿景和意图
第13章 建立原型:探索未来的第一步
第14章 执行:日常实践中的配合
.第三部分 引领深层次的创新与变革
社会场中的物质不是一样物品,而是主体和实体间的关系网,以及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谈话方式、和集体行动方式。社会场的容器是这些关系展开的情境,即支撑空间。而引起社会场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机制是主体和实体互相联系的注意力根源的变化。也就是说,机制是个体和集体感知及行动发生的场所的迁移(根源的迁移)。
第15章 社会场理论的21个命题
第16章 个人行动:防止离场
第17章 谈话行动:社会互动的重要起点
第18章 组织行动:鲜活的生命体
第19章 全球行动:集体制定全球协作机制
第20章 捕捉社会现实创造的火花
第21章 在当下的原则和实践
后 记 建立全球学校,运用在当下的原则和实践
引 言 踏上发现之旅
第一部分 发现思维的盲点
盲点出现在个人、团队、机构、社会和各种系统之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在我们的理论和概念中展现自己。对于各种系统而言,盲点每天都会出现,但它们通常隐而不见。因此,关注这些盲点如何显现、把它们呈现出来并为我所用,是有效的领导者和创造者的任务。
第1章 面对大火
第2章 “u”型之旅
第3章 学习和变革的四个层次
第4章 机构的盲点
第5章 社会的盲点
第6章 科学的哲学基础
第7章 跨越盲点的门槛
第二部分 进入 u 境
从本质上讲,u 理论描述了涌现的各个不同层次,也就是我们行动的不同质量。u 理
论建立在对社会现实或有机系统的观察基础上,这些系统能从多个内在场所运行。挑战在于我们未察觉这些内在场所,而不是不能激活它们。
第8章 下载:基于惯性思考与行动
第9章 观察:暂悬判断,保持好奇 第10章 感知:转变认识,走出困境
第11章 在当下:与最大可能性相连接
第12章 晶透化:澄清愿景和意图
第13章 建立原型:探索未来的第一步
第14章 执行:日常实践中的配合
.第三部分 引领深层次的创新与变革
社会场中的物质不是一样物品,而是主体和实体间的关系网,以及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谈话方式、和集体行动方式。社会场的容器是这些关系展开的情境,即支撑空间。而引起社会场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机制是主体和实体互相联系的注意力根源的变化。也就是说,机制是个体和集体感知及行动发生的场所的迁移(根源的迁移)。
第15章 社会场理论的21个命题
第16章 个人行动:防止离场
第17章 谈话行动:社会互动的重要起点
第18章 组织行动:鲜活的生命体
第19章 全球行动:集体制定全球协作机制
第20章 捕捉社会现实创造的火花
第21章 在当下的原则和实践
后 记 建立全球学校,运用在当下的原则和实践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