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对话 32辑

副标题:无

作   者:乐黛云,钱林森 等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0805072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乐黛云和李比雄编著的《跨文化对话(32辑)》 介绍了美国唐纳德.F.拉赫等的3卷9册巨著《欧洲 形成中的亚洲》。这部巨著的重大价值在于它试图以 丰富的史料证明在世界现代化历史早期,亚洲文明对 欧洲的崛起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不仅在物质与技术上 ,也在制度与观念上。观念史与文化史的发展证明了 现代文明并非来自哪个地域,而是形成于跨文明之际 的“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换言之,不仅欧洲 文明塑造了亚洲的现代化运动,同时亚洲文明也启发 和创造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全书因而得出了“现代性 是一个文明复合的过程”这一非常重要的结论。主持 全书翻译的周宁教授认为,拉赫最初的研究动机似乎 具有某种“反写”“欧洲中心论”的倾向。他指出“ 反写”欧洲中心主义已然成为当代历史叙事的一个重 要学术实践,成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一个相当普遍 的重要学术思潮。“反写”“欧洲中心论”将后现代 的思想理论运用到批判欧洲在现代启蒙运动中确立的 东方和西方的观念秩序,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学术视野 ,使20世纪后半叶直到今天的跨文化、跨学科多元阐 发态势得到蓬勃发展。

目录

卷首语
专稿
新权力与新问题
建构性后现代思潮探索
反思西式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的厚道发展之路
中国如何避免西方的现代性错误?
历史性的机遇——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
再造一个后现代范式下的“启蒙”
后现代性与事件——从杰姆逊“奇异性美学”北大演讲谈起
圆桌笔谈:《欧洲形成中的亚洲》
主持人语
人生著述,省略不去又结束不了——写在《欧洲形成中的亚洲》
中译本出版之后
又一部史学巨著的诞生——《欧洲形成中的亚洲》
第一卷《发现的世纪》出版
拉赫新著对科技史的贡献
从东方出发
16~17世纪欧洲在亚洲的“地理大发现”
阅读“谦逊”的欧洲
专题:庄子与世界文化
庄子九札
庄子哲学体系——一种摹拟性重构
气化主体与民主政治
“不知之知”——以皮埃尔·阿多的“精神修炼”对话庄子
《庄子·内篇》身心观辨析
言无言和相无相——庄子和禅宗在高行健作品中的现代相遇
方法论研究
文学中国在法国
艾田蒲的《中国之欧洲》对中欧文化
交流史研究的启示
书评
穿越文化疆界与回到历史现场——再读字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读本》
伏尔泰与中国
说东道西
画家的舌头——马蒂斯Jazz读记
从《薄伽梵歌》的瑜伽精神来看行动的意义
飞向本源之旅——勒克莱齐奥的东方视野
无乐不“兴”
信息窗
首届国际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综述
中西方中医界、人类学界的一次跨文化对话
参加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归来
王宁、张隆溪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作者简介
赠书鸣谢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跨文化对话 32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