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先生,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亦足以动人。
本书精选季老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以及探讨做人
处世之道的散文、随笔共汁六十余篇,希望能反映先生学术精神与人格魅
力之一端。
季老谈读书,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以大学者而写作小文章,从中可
见出一代学问家对学术的真减与崇敬,读者亦可从中体悟到文史学科的一
般入门途径。
季老论人生,信笔拈来,娓娓道出,以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平和
面对人世问的种种苦难,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而以平实朴素
笔调发之,可给人以启迪与心灵的抚慰。
目录
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第一部分 读书
我的读书经历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我的一本“学习簿”
学外语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吐火罗文的学习
博士论文
在德国读书10年
重返哥廷根
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
我和外国文学
我的图书馆
我和北大图书馆
我的书斋
我和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丢书之痛
我的第一位老师
我看西谛先生读书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我为什么喜欢读序跋
我读《五卷书》
读《罗摩衍那》
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读《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
读《清代海外竹枝词》
《德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固定搭配用法词典》序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梵文原文影印本小引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版序
《中国翻译词典》序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赵元任全集》序
《薄伽梵歌》汉译本序
《世界十大史诗画库》序
《印度寓言》自序
第二部分 做人
做人与处世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走运与倒霉
牵就与适应
谦虚与虚伪
容忍
成功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谈孝
隔膜
毁誉
论压力
谈礼貌
论恐惧
论朋友
漫谈伦理道德
漫谈撒谎
三思而行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一寸光阴不可轻
长寿之道
第一部分 读书
我的读书经历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我的一本“学习簿”
学外语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吐火罗文的学习
博士论文
在德国读书10年
重返哥廷根
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
我和外国文学
我的图书馆
我和北大图书馆
我的书斋
我和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丢书之痛
我的第一位老师
我看西谛先生读书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我为什么喜欢读序跋
我读《五卷书》
读《罗摩衍那》
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读《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
读《清代海外竹枝词》
《德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固定搭配用法词典》序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梵文原文影印本小引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版序
《中国翻译词典》序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赵元任全集》序
《薄伽梵歌》汉译本序
《世界十大史诗画库》序
《印度寓言》自序
第二部分 做人
做人与处世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走运与倒霉
牵就与适应
谦虚与虚伪
容忍
成功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谈孝
隔膜
毁誉
论压力
谈礼貌
论恐惧
论朋友
漫谈伦理道德
漫谈撒谎
三思而行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一寸光阴不可轻
长寿之道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