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university in modern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金以林著

分类号:

ISBN:978750730735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力图克服该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以下局限,从一种新视角出发,努力勾划出近代大学同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分析了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等不同类型高校的演变轨迹。作者不仅对各大学做了深入扎实的个案研究,也能从宏观发展中,考察分析近代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政策,在近代社会和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基本反映出近代社会和大学教育的相互关系、大学自身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作者还提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例如教育经费的使用和分配、师资利用率、政府对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如何利用外资力学并使它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等等。   本书材料充实,脉络清晰,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在:第一,该书收集了大量资料。第二,该书自成体系的独到见解。第三,在近代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易评价的问题,作者在这方面表现出具有相当客观与中肯的分析能力。第四,作者文字流畅、朴实,很少空泛议论,而又不流于琐碎,对于一些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作者从繁杂的史料中查找数据列成表格,简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的概貌,也表现出作者具有相当的概括能力。

目录

第一章 清末大学教育的萌发(一八六二~一九一一)
 一 近代大学教育的萌芽
 二 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
 三 从“百日维新”到“癸卯学制”
第二章 近代大学教育的兴起(一九一二~一九二七)
 一 民国初年大学制的改革
 二 公立大学的普及
 三 私立大学的兴起
 四 教会大学的发展
 五 近代女子大学教育
第三章 南京政府统治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九二七~一九三七)
 一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尝试与失败
 二 限制滥设大学,整顿私立院校
 三 整理院系结构,注重实用科学
 四 努力提高教育效能
 五 保障增加教育经费
第四章 抗战时期大学的内迁、恢复和发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
 一 日军对我国大学的摧残
 二 内迁
 三 有关战时高等教育方针的一场争论
 四 大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五 大学教育改革及其成果
 六 沦陷区的大学教育
第五章 从复员到解放(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一 战后的高校复员
 二 从“反甄审”到“反内战”
 三 迎接解放
第六章 结语
附录一 新中国建立前夕高等院校一览表
附录二 征引书目
附录三 索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Study on university in modern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