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门

副标题:无

作   者:新京报编

分类号:J826

ISBN:978750434981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郭德纲,中国相声界的传奇人物,33岁,个子不高,身材微胖,喜欢眯着眼睛笑,籍贯天津,8岁学艺,1995年来到北京。后创办“德云社”,是中国“把相声带回剧场的第一人”。曾经在大栅栏广德楼说相声,后来搬至天桥乐茶馆说相声,每个周末,场场爆满。2006年1月在解放军剧院举行“ 新年相声大会”,一票难求,返场多达22次,新浪网在线直播,有20多万网民在线收看。在赢得相当多资深相声迷狂热追捧的同时,也遭到了主流相声界的非议。   他称自己为“非著名相声演员”,与那些在电视上出头露面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意区分。他有自己的网站,自任版主。   在网上搜索“郭德纲”的名字,可以找到2G的相声音频,全是郭德纲的 “钢丝”在现场录制然后又传到网上的。听郭德纲的相声,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功课。   有人称他是“相声界的草根英雄”,但是,他更愿意接受一位知己好友给他的称谓:“雅痞”。   相声是什么?中国人好像都知道。“都知道”的意思是说,反正就这样,没有什么超乎想像力的东西会发生在相声这门“艺术”身上。就好像你早上来到一个国营早餐铺子里,那就意味着你来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必须吃火烧、油条、豆浆的现实,这铺子里只卖这个,要想得到广东早茶极富创造力的五花八门的惊喜,这里没有。   有人说了,相声不是已经“新”了吗?我们也在创新啊。郭德纲说得好,“好比厨师炒菜,你可以发明新的菜,但最起码你得知道什么叫炒勺,哪个叫漏勺,你拿着痰桶炒菜说是革新,那他娘的谁敢吃啊”。   所以,本书遍访相声界各阶层人士,把相声的生存状态和相声门里的法则做了一个真实的梳理。通过这次梳理,有心人也许能看到我们真实的相声和真实的“郭德纲们”。而我们的“郭德纲们”,究竟怎样才能够不再总是“戗着茬儿”地生存?相声,能不能成为我们生活艺术的常态,而不是变态?这些问题,只能留待“郭德纲们”去解决了。

目录

目录

我把相声当作生命
前言
一个相声还魂者和他的血泪史
我是郭德纲
郭德纲:从没指望登上多高的庙堂
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的北京生活
突如其来的相声新偶像
郭德纲语录
郭德纲自述“伪造”风波始末
杨志刚细说恩恩怨怨
相声门之门里
从“相声门”看相声门
从郭德纲热看天津相声“北漂”
孤独的相声守望者——天津相声市场及演员生存状况扫描
天津会不会再出一个郭德纲
马志明:在相声里找不到乐了
北京相声人过得怎么样
侯耀文:郭德纲只是一个阶段性现象
常贵田:不能因为一个人否定整个相声界
冯翊纲:郭德纲让庸俗的人接触了艺术品
到今天,我们如何听相声
相声门里,师徒如父子
捧哏、逗哏——这里头深了去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中国相声的百年传承
传统相声今昔演变
相声门之门外
相声为什么这样衰
相声之衰,衰在歌颂型相声
MBA救不了相声
非主流相声的剧场化生存
相声的病根和方子
假如梁左还活着
关爱相声,何必拿梁左说事
姜昆的勇气与相声界的误区
人民与相声,到底谁抛弃了谁
回归传统能拯救相声吗
好相声是“熬”出来的
但愿相声热别成为流行秀
一个人的走红与媒体浮躁症
且看媒体相声的兴起
相声不可忘本
20万“天价相声”说给谁听
捧杀是您,棒杀也是您
附录:门派师承,自有家谱
二维码相声音频目录
《逗你玩》
《马唬人》
《白事会》
《黄鹤楼》
《风雨归舟》
《珍珠翡翠白菜汤》
《连升三级》
《拔牙》
《捉放曹》
《借火》
《戏曲漫谈》
《下棋》
《武松打虎》
《驯马专家》
M[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相声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