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风俗诗,是历代文人吟咏的作品,本书是为数不多专门讲述民间风俗诗故事的书,作者本着“引诗说故事、知俗识礼仪”的理念,将风俗诗置于故事前作导引,以便使读者既品味清洌甘甜的风俗诗,又浏览到古朴奇异的民俗事象,多侧面地感受民间文化的恒久魅力,为中华大地的淳朴风俗增添了无穷魅力。
目录
目录
真龙不及纸龙好 能作麒麟送子来——麟凤龟龙说四灵
三阳开泰 五福临门——羊与蝙蝠们的贺喜
恭喜郎君又有她 侬今洗手不当家——吃醋趣话
研朱滴露书元字 夺取呼卢一掷中——中秋斗四红
岁岁年年接紫姑 东家姊妹西家集——少女迎紫姑
两家娘子小身材 捏着腰儿脚便开——筷子礼俗
岂知属耳在红墙 晓来调笑看新妆——闹新房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新娘试刀
翁家洗儿众人喜 不惜金钱散闾里——洗三朝
最是传家清白处 不将双手向顽铜——晬盘抓周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黄花闺女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的来历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家有悍妇
云淡风轻近晚天 傍花随柳跪床前——惧内即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唐诗菜单
我亦管他娘不得 后门走去看梅花——躲债众生相
若还不痒须停手 此际何劳分付他——挠痒趣诗
只有人间闲妇女 一枚煎饼补天穿——天穿日轶话
不赦千钟饱旧鼠 须将五谷换新肠——填仓节故事
要知根种生来好 只待投胎咒骂多——偷瓜求子
载弄之璋 载弄之瓦——男璋女瓦
最爱蔬中冬芥好 年年生子及青春——女人偷青
郎惟抱子床中食 赢得安眠做产翁——男人坐月
千里送鹅毛 礼轻人意重——送礼俗语
三三节令重厨房 口味新调又一桩——荠菜趣闻
瓦缸浸来蟾有影 金刀剖破玉无瑕——吃豆腐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做神仙——吃粥的妙处
张三三,李四五 请我公公樽对口——家讳弄巧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食武昌鱼
题诗寄汝非无意 莫负青春取自惭——家训不可违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妻子为何叫婆娘
除却宜春方胜样 家家传写盛唐诗——对联觅巧
立夏秤人轻重数 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秤人
滂沱雨祝陶公寿 寿比滂沱雨更多——喜寿·米寿·白寿
二月二春正晓 掌腰相劝吃花糕——龙抬头
云母何须炼 清心此妙丹——藕粉 藕谣 藕联
清凉世界 出自手中——扇子漫话
谁向锦笼寻芥羽 多从绣箧检朱提——踢毽子
巧巧过桥找嫂嫂 小小过桥找姥姥——拗口令
小孩小女闲不过 丝线结鞭鞭陀罗——打陀螺
小儿着鞭鞭土牛 学翁打春先打头——立春鞭牛
共拈短笛与长鞭 南垄东冈去相逐——牧牛
马上抱鸡三市斗 袖中携剑五陵游——斗鸡
苦斗将谁为 微躯不自谋——斗蟋蟀
慢著火,少著水 火候足时它自美——妙烹猪肉
暮春天气踏青游 笑向阿郎话不休——春游
怀念药王孙思邈 四月吃食蜜供尖——杏林佳话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放爆竹
忽听爆竹声声碎 莫是邻家已出行——出行
路上相逢共长揖 发财恭喜贺新年——拜年
百十钱穿彩线长 分来角枕自收藏——压岁钱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家祭守则
青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斗草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青楼逸话
春到花朝碧染丛 枝梢剪彩袅东风——花朝悬红
携儿偕伴舟车载,好向娘娘庙进香——迎妈祖
月饼高堆尖宝塔 家家都供兔儿爷——玩兔儿爷
散热由心静 凉生为室空——消暑纳凉
自知年几偏应少 手把屠苏不让春——饮屠苏
家家腊八煮双弓 榛子桃仁染色红——腊八粥
守岁樽无酒 思乡泪满巾——守岁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菖蒲酒
诸闹渔歌响 风和角粽香——吃粽子
刘郎不敢题糕字 虚负诗家一代豪——重阳糕
洪宪当年传禁令 沿街不许喊元宵——汤圆诗话
三伏乘朝爽 闲庭散旧编——六月六晒书
不知来送酒 若个是陶家——重阳佳话
牛郎织女鹊桥会 七夕乞巧赛聪明——乞巧
绕过法船无剩鬼 月明人静水澄澄——放河灯
提防别处迎神早 隔夜匆匆抢路头—抢财神
运炮无虚发 冗卒要精汰——弈象棋
风流天子赐御酒 痴情少妇窃金杯——观灯趣闻
夜阑风焰西复东 此占最吉余难同——照田蚕
除夜将阑晓星灿 粪扫堆头打如愿——如愿姑娘的故事
万人齐著眼 看取一舟先——赛龙舟
缕金作胜传荆俗 剪彩为人起晋风——人日谈趣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话说天公
年年到此月 沥酒拜街中——晦日送穷
鸟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扫墓
后记
Ce
真龙不及纸龙好 能作麒麟送子来——麟凤龟龙说四灵
三阳开泰 五福临门——羊与蝙蝠们的贺喜
恭喜郎君又有她 侬今洗手不当家——吃醋趣话
研朱滴露书元字 夺取呼卢一掷中——中秋斗四红
岁岁年年接紫姑 东家姊妹西家集——少女迎紫姑
两家娘子小身材 捏着腰儿脚便开——筷子礼俗
岂知属耳在红墙 晓来调笑看新妆——闹新房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新娘试刀
翁家洗儿众人喜 不惜金钱散闾里——洗三朝
最是传家清白处 不将双手向顽铜——晬盘抓周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黄花闺女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的来历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家有悍妇
云淡风轻近晚天 傍花随柳跪床前——惧内即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唐诗菜单
我亦管他娘不得 后门走去看梅花——躲债众生相
若还不痒须停手 此际何劳分付他——挠痒趣诗
只有人间闲妇女 一枚煎饼补天穿——天穿日轶话
不赦千钟饱旧鼠 须将五谷换新肠——填仓节故事
要知根种生来好 只待投胎咒骂多——偷瓜求子
载弄之璋 载弄之瓦——男璋女瓦
最爱蔬中冬芥好 年年生子及青春——女人偷青
郎惟抱子床中食 赢得安眠做产翁——男人坐月
千里送鹅毛 礼轻人意重——送礼俗语
三三节令重厨房 口味新调又一桩——荠菜趣闻
瓦缸浸来蟾有影 金刀剖破玉无瑕——吃豆腐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将食粥做神仙——吃粥的妙处
张三三,李四五 请我公公樽对口——家讳弄巧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食武昌鱼
题诗寄汝非无意 莫负青春取自惭——家训不可违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妻子为何叫婆娘
除却宜春方胜样 家家传写盛唐诗——对联觅巧
立夏秤人轻重数 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秤人
滂沱雨祝陶公寿 寿比滂沱雨更多——喜寿·米寿·白寿
二月二春正晓 掌腰相劝吃花糕——龙抬头
云母何须炼 清心此妙丹——藕粉 藕谣 藕联
清凉世界 出自手中——扇子漫话
谁向锦笼寻芥羽 多从绣箧检朱提——踢毽子
巧巧过桥找嫂嫂 小小过桥找姥姥——拗口令
小孩小女闲不过 丝线结鞭鞭陀罗——打陀螺
小儿着鞭鞭土牛 学翁打春先打头——立春鞭牛
共拈短笛与长鞭 南垄东冈去相逐——牧牛
马上抱鸡三市斗 袖中携剑五陵游——斗鸡
苦斗将谁为 微躯不自谋——斗蟋蟀
慢著火,少著水 火候足时它自美——妙烹猪肉
暮春天气踏青游 笑向阿郎话不休——春游
怀念药王孙思邈 四月吃食蜜供尖——杏林佳话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放爆竹
忽听爆竹声声碎 莫是邻家已出行——出行
路上相逢共长揖 发财恭喜贺新年——拜年
百十钱穿彩线长 分来角枕自收藏——压岁钱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家祭守则
青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斗草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青楼逸话
春到花朝碧染丛 枝梢剪彩袅东风——花朝悬红
携儿偕伴舟车载,好向娘娘庙进香——迎妈祖
月饼高堆尖宝塔 家家都供兔儿爷——玩兔儿爷
散热由心静 凉生为室空——消暑纳凉
自知年几偏应少 手把屠苏不让春——饮屠苏
家家腊八煮双弓 榛子桃仁染色红——腊八粥
守岁樽无酒 思乡泪满巾——守岁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菖蒲酒
诸闹渔歌响 风和角粽香——吃粽子
刘郎不敢题糕字 虚负诗家一代豪——重阳糕
洪宪当年传禁令 沿街不许喊元宵——汤圆诗话
三伏乘朝爽 闲庭散旧编——六月六晒书
不知来送酒 若个是陶家——重阳佳话
牛郎织女鹊桥会 七夕乞巧赛聪明——乞巧
绕过法船无剩鬼 月明人静水澄澄——放河灯
提防别处迎神早 隔夜匆匆抢路头—抢财神
运炮无虚发 冗卒要精汰——弈象棋
风流天子赐御酒 痴情少妇窃金杯——观灯趣闻
夜阑风焰西复东 此占最吉余难同——照田蚕
除夜将阑晓星灿 粪扫堆头打如愿——如愿姑娘的故事
万人齐著眼 看取一舟先——赛龙舟
缕金作胜传荆俗 剪彩为人起晋风——人日谈趣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话说天公
年年到此月 沥酒拜街中——晦日送穷
鸟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扫墓
后记
Ce
民间风俗诗故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