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原理解析

副标题:无

作   者:洪兵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37539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 者:洪兵著 页数:301页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洪兵(195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军事学硕士。专著有《走出战争迷宫》、《国家利益论》等。:本书按照历史年代的顺序,用“胜”、“力”、“利”、“形”、“势”、“度”“奇”等十三个单字范畴构成了中国战略原理的体系框架,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目录


前言||1
总序||1
第一章 导论||1
一、什么是战略||1
二、真正的战略始于中国||6
三、中国为什么能够产生真正的战略||10
四、中国战略的本质与体系框架||15
第二章 胜||19
一、胜于全胜||19
二、胜于先胜||22
三、胜于易胜||26
四、胜于无形||30
五、不战而胜||33
第三章 力||39
一、胜兵若以镒称铢||40
二、力量的生成与构成||45
三、力量的不同类型||51
四、胜敌而益强||57
第四章 利||65
一、对“利”的理解||66
二、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67
三、合于利而动||73
四、利而诱之||76
第五章 道||83
一、“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84
二、“道”是万物之本||87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91
四、道者,是非之纪也||94
五、道可道,非常道||101
六、战略与“道”||104
第六章 形||109
一、什么是“形”||109
二、“形”之“动”、“静”之理||110
三、能而示之不能||114
四、形兵之极,至于无形||116
五、应形于无穷||118
六、要在“眼”上做文章||122
第七章 势||124
一、对“势”的理解||125
二、“势”分为哪几类||129
三、度势||132
四、随势||135
五、造势||138
六、任势||141
第八章 柔||145
一、对“柔”的理解||145
二、以柔克刚||149
三、避实击虚||154
四、以迂为直||158
五、后发制人||162
六、以智克力||167
七、无为而治||168
第九章 知||170
一、何谓“知”||170
二、不知者,不能胜||171
三、“知”,需要知什么||173
四、实现“知”的若干要求||179
五、战略思维的逻辑顺序||194
第十章 专||196
一、先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聚”谈起||197
二、“专”的核心思想是“集中兵力”||201
三、我专||205
四、敌分||210
五、扬长避短||214
第十一章 度||219
一、什么是“度”||220
二、“度”的核心是一个“中”字||221
三、“守度”与“持衡”||224
四、“守度”就是“恰到好处”和“顺其自然”||227
五、“守度”的战略艺术||231
第十二章 奇||237
一、“奇”与“正”||238
二、“出其不意”即为“奇”||241
三、出“奇”方能制胜||245
四、兵以诈立||247
五、“奇”存在于超常的范围之中||250
第十三章 变||254
一、“易”包含有“变”的意思||255
二、化执为活||256
三、相对而变||260
四、变生无穷||264
五、随机应变||266
六、不变之变||270
七、变的时空要求||273
第十四章 致||275
一、致人而不致于人||276
二、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285
三、致人更重要的是攻其心||289
主要参考资料||300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战略原理解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