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哲学维度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比较翻译学,并主要针对中西译学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1)在比较翻译学视角下勾勒出中西译学的哲学思想比较研究的范围;(2)厘清翻译的定义与分类,从当代和哲学的学术视角再度解构翻译的本质;(3)探索翻译的本体及翻译研究的本体,归纳各翻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4)探索中西译学的方法论及翻译技巧,分析规范、描写与解释的研究途径;(5)分析翻译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尤其讨论译者主体的特性;比较中西译论所普遍关注的意义观、翻译批评、翻译美学等,且关注当前一些热门话题,包括翻译伦理、翻译规范、翻译作为文化资本积累与流通途径等内容;最后,讨论中西译论接受、融合与创新的途径。以上论述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中西译论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动因,促进比较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
目录
前言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1翻译学的哲学介入传统
1.2对西方翻译学的哲学思辨
1.3对翻译学哲学视角的总体思考
第二章翻译哲学与比较翻译学
2.1翻译学框架
2.1.1中国翻译学框架
2.1.2西方翻译学框架
2.2翻译哲学
2.2.1翻译与哲学的关系
2.2.2“翻译哲学”的内涵
2.3比较翻译学
2.3.1比较翻译学框架
2.3.2比较翻译学的比较范围
2.4中西翻译学的哲学思想比较内涵
2.4.1中西翻译学比较的本体
2.4.2翻译哲学视角下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维度
第三章中西翻译学的“翻译”本质
3.1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3.1.1翻译的定义
3.1.2翻译的分类
3.2翻译本质再思
3.2.1翻译的本体与本质
3.2.2“翻译”本质的再解构
第四章中西翻译学的范式研究
4.1中国翻译学范式及其哲学思想
4.1.1中国翻译学范式
4.1.2中国翻译学范式的哲学思辨
4.2西方翻译学范式及其哲学思想
4.2.1西方翻译学流派
4.2.2西方翻译学的哲学视角
第五章中西翻译学的方法论研究
5.1翻译学的方法论
5.1.1翻译学方法论的内涵
5.1.2翻译学的研究方法
5.2中国翻译学的翻译模式
5.2.1“格义”翻译模式
5.2.2“达旨”翻译模式
5.2.3“文化会通”翻译模式
5.3西方翻译学的研究途径
5.3.1规定、描写与解释
5.3.2西方翻译模式
第六章中西翻译学的译者主体研究
6.1中国翻译学的译者主体论
6.1.1佛经翻译时期至西学东渐时期的译者主体论
6.1.2五四运动时期前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译者主体论
6.1.3当代译者主体论
6.2西方翻译学的译者主体论
6.2.1被压制的译者身份
6.2.2翻译创作、诠释与解构的译者介入
6.2.3功能与文化研究:译者登场
第七章中西翻译学的翻译过程研究
7.1过程翻译学概述
7.1.1过程翻译学
7.1.2翻译过程的定义
7.2中国翻译学的过程论
7.2.1传统翻译过程论
7.2.2现当代翻译过程论
7.3西方翻译学的过程论
7.3.1西方翻译学各流派的过程论
7.3.2翻译的认知过程模式
第八章翻译哲学视角下中西翻译学前瞻
8.1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创新
8.1.1中西翻译学发展的共性和个性
8.1.2西方译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发展
8.2中西翻译学的发展与研究前瞻
8.2.1中西翻译学的融合
8.2.2未来中西翻译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1翻译学的哲学介入传统
1.2对西方翻译学的哲学思辨
1.3对翻译学哲学视角的总体思考
第二章翻译哲学与比较翻译学
2.1翻译学框架
2.1.1中国翻译学框架
2.1.2西方翻译学框架
2.2翻译哲学
2.2.1翻译与哲学的关系
2.2.2“翻译哲学”的内涵
2.3比较翻译学
2.3.1比较翻译学框架
2.3.2比较翻译学的比较范围
2.4中西翻译学的哲学思想比较内涵
2.4.1中西翻译学比较的本体
2.4.2翻译哲学视角下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维度
第三章中西翻译学的“翻译”本质
3.1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3.1.1翻译的定义
3.1.2翻译的分类
3.2翻译本质再思
3.2.1翻译的本体与本质
3.2.2“翻译”本质的再解构
第四章中西翻译学的范式研究
4.1中国翻译学范式及其哲学思想
4.1.1中国翻译学范式
4.1.2中国翻译学范式的哲学思辨
4.2西方翻译学范式及其哲学思想
4.2.1西方翻译学流派
4.2.2西方翻译学的哲学视角
第五章中西翻译学的方法论研究
5.1翻译学的方法论
5.1.1翻译学方法论的内涵
5.1.2翻译学的研究方法
5.2中国翻译学的翻译模式
5.2.1“格义”翻译模式
5.2.2“达旨”翻译模式
5.2.3“文化会通”翻译模式
5.3西方翻译学的研究途径
5.3.1规定、描写与解释
5.3.2西方翻译模式
第六章中西翻译学的译者主体研究
6.1中国翻译学的译者主体论
6.1.1佛经翻译时期至西学东渐时期的译者主体论
6.1.2五四运动时期前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译者主体论
6.1.3当代译者主体论
6.2西方翻译学的译者主体论
6.2.1被压制的译者身份
6.2.2翻译创作、诠释与解构的译者介入
6.2.3功能与文化研究:译者登场
第七章中西翻译学的翻译过程研究
7.1过程翻译学概述
7.1.1过程翻译学
7.1.2翻译过程的定义
7.2中国翻译学的过程论
7.2.1传统翻译过程论
7.2.2现当代翻译过程论
7.3西方翻译学的过程论
7.3.1西方翻译学各流派的过程论
7.3.2翻译的认知过程模式
第八章翻译哲学视角下中西翻译学前瞻
8.1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创新
8.1.1中西翻译学发展的共性和个性
8.1.2西方译论在中国的接受与发展
8.2中西翻译学的发展与研究前瞻
8.2.1中西翻译学的融合
8.2.2未来中西翻译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哲学维度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