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

副标题:无

作   者:朱志荣 主编 王怀义 副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0020315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美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朱志荣为主编,王怀义为副主编。《中国美学研究》以研究中国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美学研究》学术内容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集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强调美学研究的理论性,又重视其人文性。《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主要分为“中国古典美学”“美学理论”“艺术美学”“西方美学”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老子与康德的美学观,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大脑的审美与知觉判断的特定系统研究,朱熹的理学与美学的融通,等等。

目录


【中国古典美学】

“无为而无不为”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论老子与康德的道德实践观

从“古之郑卫”到“八音之首”:古琴身份演进的一个视角

论《淮南子》“神游”的审美意蕴

论朱熹的理学与美学的融通

类与摹仿——余宝琳中国意象诗学观探析

【美学理论】

美感经验: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

“空白”的审美张力效应

论中国当代奇幻文学的现代主义面相

全国美学会议与中西美学的同步化历程

从“分野”到“化通”——谈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群己向度

【艺术美学】

论中国史前岩画意象的创构

粉本与格套:汉画像的程式化构图特征

六朝画论中“象”的形态及审美指向

元祐文人圈题画酬唱与北宋文人画观

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

象物之学:中华文艺观念的政教源始

山水画的精神渊薮与气化美学的生成

基于“第三空间”的中国画水墨意蕴及审美特征研究

什么是“日常生活”?——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之辨

民间传说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西方美学】

大脑的审美与知觉判断的特定系统研究

非话语的“美学”:重审舒斯特曼“Somaesthetics”的学科提议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学术价值

戴维森隐喻论的美学维度

文学艺术作为分析情境的建构——一种拉康式美学实践方案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