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界对可持续发
展和人的发展问题分别已有深入的分析,但两种“发展”之间的关系却有待
深究。本书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两种“发展”的关系进行哲学的
探讨,以澄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确立两种“发展”相互促进
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同时,从可持续发展视角透视人的发展,拓展和深化人
的发展理论研究,并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中介,重新解读一些基本的哲学问
题。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人学透视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缘起
二、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意蕴
三、两种发展在当代中国的交汇
第二章 人的发展的理论与现实
一、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人的发展的科学认识
三、人的发展的当代特征
第三章 主客体二分辨析
一、主客体二分历史考察
二、主客体二分缺陷剖析
三、主客体尺度的统
四、主客体二分合理性辩护
第四章 人类中心主义辩正
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由来
二、认知和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
三、确立“人类”中心主义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自然的内在价值”分析
二、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
三、人权与自然“权利
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定位I
五、可持续发展与普遍价值
第六章 人与自然关系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向
四、人与自然和谐的动态性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性反思
一、现代化的“通病
二、增长与发展关系反思
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反思
四、工具理性反思
五、科技的双重性反思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探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诉求
二、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
三、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
四、公平的障碍及原因探析
五、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与效率
六、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启示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意义
一、“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意蕴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历史观视阈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哲学启迪
三、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
第十一章 环境制约与人的改变
一、人的发展的环境约束
二、生存态度的重建
三、需要的重新定位
四、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十二章 人的发展的新路向
一、开启人的发展新路向
二、创造活动与人的发展
三、休闲活动与人的发展
四、精神生活与人的发展
结语:在生态文明中实现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人学透视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缘起
二、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意蕴
三、两种发展在当代中国的交汇
第二章 人的发展的理论与现实
一、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人的发展的科学认识
三、人的发展的当代特征
第三章 主客体二分辨析
一、主客体二分历史考察
二、主客体二分缺陷剖析
三、主客体尺度的统
四、主客体二分合理性辩护
第四章 人类中心主义辩正
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由来
二、认知和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
三、确立“人类”中心主义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自然的内在价值”分析
二、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
三、人权与自然“权利
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定位I
五、可持续发展与普遍价值
第六章 人与自然关系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向
四、人与自然和谐的动态性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性反思
一、现代化的“通病
二、增长与发展关系反思
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反思
四、工具理性反思
五、科技的双重性反思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探析
一、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诉求
二、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
三、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
四、公平的障碍及原因探析
五、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与效率
六、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启示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意义
一、“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三、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意蕴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历史观视阈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哲学启迪
三、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
第十一章 环境制约与人的改变
一、人的发展的环境约束
二、生存态度的重建
三、需要的重新定位
四、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十二章 人的发展的新路向
一、开启人的发展新路向
二、创造活动与人的发展
三、休闲活动与人的发展
四、精神生活与人的发展
结语:在生态文明中实现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