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

副标题:无

作   者:丁芝芳,刘杰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082250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的全新的教材。内容新颖全面,讲解通俗易懂,结构清晰合理。编写时通过贴近实际的事例和清晰的图示表现数据结构的内容及相关的算法思想,以求激发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的兴趣和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 全书共8篇,包括绪论、线性表、栈性表、栈和队列、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排序等内容。各章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恰当合理地安排了内容层次及应用实例和相应的习题。 本书总结了作者一线教学20余年的经验,注重研究教与学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通过阅读本书,可对数据结构有全面的了解,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奠定基础。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类各专业、信息类及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选用,同时希望对自学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员有所帮助。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1.1.1 程序的产生及对程序的分析

1.1.2 算法的概念及对算法的要求

1.1.3 算法与程序的关系及算法的描述方法

1.1.4 数据结构简介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内涵

1.2.1 数据结构研究的内容

1.2.2 基本概念和术语

1.2.3 数据的存储结构

1.2.4 数据结构的表示

1.3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3.1 时间复杂度

1.3.2 空间复杂度

1.4 数据结构与面向对象编程

习题1

第2章 线性表

2.1 线性表的逻辑特点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顺序表

2.2.1 顺序表定义

.2.2.2 顺序表基本操作的实现

2.2.3 典型应用——多项式求值

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链表

2.3.1 单向链表的类定义

2.3.2 基本运算的实现

2.3.3 基本操作的实现

2.3.4 循环链表与双向链表

2.3.5 典型应用——多项式表示及相加

习题2

第3章 栈和队列

3.1 栈的概念

3.1.1 栈的定义和特征

3.1.2 栈的基本操作

3.2 顺序栈——栈的顺序存储表示

3.2.1 顺序栈的类定义

3.2.2 其他基本操作的实现

3.2.3 多栈共享空间

3.2.4 栈的应用

3.3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链栈

3.3.1 链栈的类定义

3.3.2 部分操作的实现

3.4 队列的基本概念

3.5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链队列

3.5.1 链队列的的概念和特征

3.5.2 链队列的表示与实现

3.6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3.6.1 顺序存储的队列

3.6.2 以数组表示的循环队列

3.6.3 应用举例

3.7 优先级队列

3.7.1 优先级队列的基本概念

3.7.2 优先级队列的类定义

3.7.3 优先级队列的存储表示和实现

3.7.4 优先级队列的应用实例

习题3

第4章 数组和广义表

4.1 数组的逻辑特点

4.2 数组的存储结构

4.2.1 一维数组

4.2.2 二维数组

4.2.3 多维数组

4.3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4.3.1 对称矩阵

4.3.2 三角矩阵

4.3.3 带状矩阵

4.4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4.5 稀疏矩阵运算的实现

4.5.1 稀疏矩阵转置的实现

4.5.2 矩阵相乘

4.6 广义表

4.6.1 广义表的概念

4.6.2 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4.6.3 广义表的类定义

4.6.4 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4.7 递归

4.7.1 递归的概念

4.7.2 函数调用与递归实现

4.7.3 回溯

4.7.4 递归问题的非递归算法

习题4

第5章 树和二叉树

5.1 树的逻辑结构

5.1.1 树的递归定义

5.1.2 树的基本术语

5.1.3 树的表示

5.2 二叉树

5.2.1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5.2.2 二叉树的性质

5.2.3 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

5.2.4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5.2.5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实现

5.3 二叉树遍历

5.3.1 二叉树遍历的定义

5.3.2 先序遍历算法描述

5.3.3 中序遍历算法描述

5.3.4 后序遍历算法描述

5.3.5 二叉树遍历的非递归实现

5.3.6 层次遍历算法描述

5.3.7 二叉树遍历算法的应用

5.4 线索二叉树

5.4.1 二叉树的线索化

5.4.2 线索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5.5 堆

5.5.1 堆的定义

5.5.2 最小堆的类声明

5.5.3 堆的建立

5.5.4 堆的插入与删除

5.5.5 堆的应用

5.6 树和森林

5.6. 1 树的存储结构

5.6. 2 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5.6.3 树和森林的遍历

5.7 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5.7.1 基本术语

5.7.2 构造哈夫曼树

5.7.3 哈夫曼树的应用

习题5

第6章 图

6.1 图的定义和术语

6.1.1 图的定义

6.1.2 基本术语

6.1.3 图的应用领域

6.2 图的存储结构

6.2.1 邻接矩阵

6.2.2 邻接表

6.2.3 十字链表

6.2.4邻接多重表

6.3 图的遍历

6.3.1 深度优先搜索

6.3.2 广度优先搜索

6.4 图的应用

6.4.1 图的连通性

6.4.2 最小生成树

6.4.3 最短路径

6.4.4 拓扑排序

6.4.5 关键路径

习题6

第7章 查找

7.1 查找的基本概念

7.2 线性表查找

7.2.1 顺序查找

7.2.2 折半查找

7.3 索引表查找

7.3.1 索引查找

7.3.2 分块查找

7.4 树表查找

7.4.1 叉排序树查找

7.4.2 平衡二叉树

7.4.3 b树

7.5 散列表查找

7.5.1 散列表与散列函数

7.5.2 处理冲突的办法

7.5.3 散列表的查找算法

7.5.4 散列查找性能分析

习题7

第8章 排序

8.1 排序的基本概念

8.2 插入排序

8.2.1 直接插入排序

8.2.2 折半插入排序

8.2.3 希尔排序

8.3 交换排序

8.3.1 冒泡排序

8.3.2 快速排序

8.4 选择排序

8.4.1 直接选择排序

8.4.2 堆排序

8.5 归并排序

8.5.1 二路归并排序

8.5.2 多路归并排序

8.5.3 两个有序文件的归并

8.6 基数排序

8.7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

8.7.1 时间性能

8.7.2 空间性能

8.7.3 排序方法的稳定性能

8.7.4 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下限

8.7.5 一般选择规则

习题8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 课题报告的结构

第2章 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

2.1 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历史回顾

2.2 20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3章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

3.1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3.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

3.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理念

3.4 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3.5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第二部分 从能力结构、知识体系结构出发构建课程体系

第4章 人才素质与能力结构的描述

4.1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不同层面

4.2 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第5章 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

5.1 知识体系结构的构建

5.2 知识体系结构的描述

5.2.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领域

5.2.2 程序设计知识领域

5.2.3 计算机硬件知识领域

5.2.4 数据库应用知识领域

5.2.5 网络应用知识领域

5.2.6 多媒体应用知识领域

5.2.7 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领域

第6章 设计课程体系的思路

6.1 设计课程体系的两种方案

6.2 方案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设计课程体系

6.3 方案二:直接从应用入手设计课程体系


第三部分 计算机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第7章 教材建设

7.1 评价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的标准

7.2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的现状和问题

7.3 建设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体系

第8章 教学模式的改革

8.1 “粉笔+黑板”模式

8.2 “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模式

8.3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式

8.4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的改革

8.5 进一步开展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第9章 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9.1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9.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10章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其他重要问题

10.1 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统——考试的关系

10.2 关于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问题

10.3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中学计算机教育的衔接


第四部分 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第11章 理工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11.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11.2 c语言程序设计

11.3 c++语言程序设计

11.4 visualbasic程序设计

11.5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非机电类)

11.6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类)

11.7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11.8 网络技术与应用

11.9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11.10 单片机与应用系统

11.11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

11.12 常用工具软件

第12章 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12.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12.2 数据库应用基础

12.3 管理信息系统

12.4 计算机会计

12.5 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12.6 visualbasic程序设计

第13章 文科非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13.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

13.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

13.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与程序设计)

13.4 网页设计基础

13.5 电子政务应用

13.6 电子商务应用

13.7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3.8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13.9 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13.10 程序设计及应用

13.11 三维建模与动画设计

第14章 从应用入手设计的课程体系

14.1 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从应用入手

14.2 课程设置示例

14.2.1 可视化程序设计技术

14.2.2 图像处理技术

14.3 保证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

第15章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参考方案

15.1 课程目标

15.1.1 培养目标

15.1.2 基本能力与业务规格

15.2 课程体系

15.2.1 课程设置的原则

15.2.2 课程能力点与知识点选择的原则

15.2.3 课程范型及设计

15.2.4 课程体系框架

15.3 核心课程示例

15.3.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15.3.2 程序设计技术与c语言

15.3.3 数据库应用技术基础

15.3.4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基础

15.3.5 因特网应用技术

15.3.6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