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为学术著作。本书在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学术视野内,对奈达的翻译思想及其性质定位进行全面论述,并指出:把奈达的翻译思想定为机械化、程式化以及简单化的结构主义翻译观是不准确的,应为灵活的语用翻译观;接着对奈达的语用翻译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及误读进行了深入阐释,*,与当下的几个译学热点进行比照阐释,说明奈达语用翻译思想在当下的译学研究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及强大的生存力,对当下的译学研究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原书稿出版后在学术界累积了一定影响力,还有其他学者评论本书的内容发表于*期刊。作者本人也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成果也在*期刊上发表。此次再版作者讲这些改动都体现在了新书稿上,本书再版纳入“译学新论丛书”套系。
目录
0 绪论
0.1 研究依据
0.1.1 外研究现状述评
0.1.2 研究价值
0.1.3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
0.2.1 研究对象
0.2.2 总体框架
0.2.3 研究重点及难点
0.2.4 主要研究目标
0.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0.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奈达生平介绍
2 走近奈达的翻译思想
2.1 翻译的十个悖论
2.1.1 差异与翻译
2.1.2 翻译与释义
2.1.3 风格与内容
2.1.4 译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造就的?
2.1.5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
2.1.6 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
2.1.7 译文的永恒性与相对性
2.1.8 语词结构与意义理解
2.1.9 双语能力与翻译能力
2.1.10 语言视差与翻译能力
2.2 交际翻译理论
2.2.1 翻译过程
2.2.2 功能对等论
2.2.3 交际翻译理论的合法性
2.3 翻译的程序
2.4 文化人类学与翻译
3 奈达翻译思想再认识:语用翻译观
3.1 奈达的语用意义观
3.1.1 发音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1.2 词位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1.3 语法层面(或句法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1.4 语篇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2 奈达语境观
3.2.1 语境与语用
3.2.2 奈达的语境观
3.3 奈达功能对等论的语用翻译思想
3.3.1 对等语
3.3.2 意图性
3.3.3 读者反应
3.4 功能对等论的顺应论阐释
3.4.1 顺应论概述
3.4.2 顺应论与功能对等论
4 奈达翻译思想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
0.1 研究依据
0.1.1 外研究现状述评
0.1.2 研究价值
0.1.3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
0.2.1 研究对象
0.2.2 总体框架
0.2.3 研究重点及难点
0.2.4 主要研究目标
0.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0.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奈达生平介绍
2 走近奈达的翻译思想
2.1 翻译的十个悖论
2.1.1 差异与翻译
2.1.2 翻译与释义
2.1.3 风格与内容
2.1.4 译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造就的?
2.1.5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
2.1.6 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
2.1.7 译文的永恒性与相对性
2.1.8 语词结构与意义理解
2.1.9 双语能力与翻译能力
2.1.10 语言视差与翻译能力
2.2 交际翻译理论
2.2.1 翻译过程
2.2.2 功能对等论
2.2.3 交际翻译理论的合法性
2.3 翻译的程序
2.4 文化人类学与翻译
3 奈达翻译思想再认识:语用翻译观
3.1 奈达的语用意义观
3.1.1 发音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1.2 词位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1.3 语法层面(或句法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1.4 语篇层面的语用意义观
3.2 奈达语境观
3.2.1 语境与语用
3.2.2 奈达的语境观
3.3 奈达功能对等论的语用翻译思想
3.3.1 对等语
3.3.2 意图性
3.3.3 读者反应
3.4 功能对等论的顺应论阐释
3.4.1 顺应论概述
3.4.2 顺应论与功能对等论
4 奈达翻译思想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
语用翻译观:奈达翻译思想再研究【新华集团自营】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