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副标题:无

作   者:易中天著

分类号:D691.2

ISBN:97873090578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秦最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最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的午餐。伦理治国或者说独尊儒术的原则维护了帝国制度,却让我们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 奇怪,帝国的产权怎么会成为问题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不是很清楚吗? 公元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 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就是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读者诸君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对于“封建”本意的理解,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显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

目录

  序言
  引言 轰然倒塌的帝国
   第一章 天下一统
  一 来之不易的胜利
  二 制度之争
  三 邦国与城邦
  四 封建的秘密
  五 集权是一种必然
  六 帝国的前夜
   第二章 中央集权
  一 君临天下
  二 软硬兼施
  三 焚坑事业要商量
  四 盛极而衰
  五 集权,再集权
  六 王朝的气数
   第三章 伦理治国
  一 非法之法
  二 无德之德
  三 家天下与泛伦理
  四 文化大战略
  五 一箭双雕
  六 沉重的代价
   第四章 官员代理
  一 代理与授权
  二 如此牧民
  三 权力的赎买
  四 自杀政策
  五 龙争虎斗
  六 帝国的掘墓人
   第五章 内在矛盾
  一 天下为公
  二 产权问题
  三 无法与无天
  四 谁为帝国签单
  五 变法与动乱
  六 出路何在
   第六章 共和之路
  一 歌未竟,东方白
  二 来者不善与徒劳无益
  三 错失良机
  四 缺失的传统
  五 民主与宪政
  六 最后一问
  后记
  新版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