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e, man and publicness
副标题:无
分类号:B313.5
ISBN:978701007480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所谓公共性,一般来说它是有关形成民主的政治秩序的原理。因此,公私背离会动摇民主政治的根基。今天在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蔓延着毫无拘束的个人主义,“私”因离开了“公”而受到讴歌,但是我们应该牢记公私背离是政治腐败的温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种状况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对政治的不关心和监督功能的低下。
本书内容源于“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23次公共哲学共同研究会“人在与国家关系中的地位和公共性”。
目录
前言
论题一 国民·皇民·公民
1.“国民”意识的层次
2.战后日本的“国家”定位
3.国家被相对化了吗
4.“日本人”和“日本国民”
围绕论题一的讨论
论题二 人民
1.从辞典中看到的问题所在
2.“人民=the people”的激进自由派的脉络
3.日本马克思主义史中的“阶级”、“大众”、“人民”、“国民”
4.从阶级性“人民”的重新定义到“普通民众”
围绕论题二的讨论
论题三 市民
1.责任主体的确立
2.关于宪法修改论
3.国家主义和共和主义
4.今后的政治
围绕论题三的讨论
论题四 性
1.英美思想史中“个人”观念的成立
2.现代宪法学中的个人概念
3.公共性和性别
围绕论题四的讨论
论题五 市民社会·市民·公共性
1.新市民社会论
2.现代日本的市民形象
3.关于市民的公共性
围绕论题五的讨论
论题六 国家·国民·公共性
1.所谓“战后日本”的问题
2.围绕“近代市民社会”的问题
3.如何理解国家
围绕论题六的讨论
论题七 在日外国人
1.市场·公共性·共同体
2.全球主义和国家的重组
3.主权·领土·市民权和移民·外国人
4.在日本全球主义是如何被谈论的
围绕论题七的讨论
论题八 世界主义者——全球一地域性的市民
1.人的自我认同的履历及其复合性
2.国民的自我认同的重新建构
3.国家的应有状态:从城邦到世界城市
4.“公”与“私”和公共性
5.城邦式的爱国心和世界城市式的爱国心
围绕论题八的讨论
拓展一
拓展二
后记
译者后记
论题一 国民·皇民·公民
1.“国民”意识的层次
2.战后日本的“国家”定位
3.国家被相对化了吗
4.“日本人”和“日本国民”
围绕论题一的讨论
论题二 人民
1.从辞典中看到的问题所在
2.“人民=the people”的激进自由派的脉络
3.日本马克思主义史中的“阶级”、“大众”、“人民”、“国民”
4.从阶级性“人民”的重新定义到“普通民众”
围绕论题二的讨论
论题三 市民
1.责任主体的确立
2.关于宪法修改论
3.国家主义和共和主义
4.今后的政治
围绕论题三的讨论
论题四 性
1.英美思想史中“个人”观念的成立
2.现代宪法学中的个人概念
3.公共性和性别
围绕论题四的讨论
论题五 市民社会·市民·公共性
1.新市民社会论
2.现代日本的市民形象
3.关于市民的公共性
围绕论题五的讨论
论题六 国家·国民·公共性
1.所谓“战后日本”的问题
2.围绕“近代市民社会”的问题
3.如何理解国家
围绕论题六的讨论
论题七 在日外国人
1.市场·公共性·共同体
2.全球主义和国家的重组
3.主权·领土·市民权和移民·外国人
4.在日本全球主义是如何被谈论的
围绕论题七的讨论
论题八 世界主义者——全球一地域性的市民
1.人的自我认同的履历及其复合性
2.国民的自我认同的重新建构
3.国家的应有状态:从城邦到世界城市
4.“公”与“私”和公共性
5.城邦式的爱国心和世界城市式的爱国心
围绕论题八的讨论
拓展一
拓展二
后记
译者后记
State, man and publicnes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