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为本书的基础理论部分,分别阐释了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和谐、环境规律等;第四章至第六章为大气环境、水环境、物理环境,重点分析了各类污染源及污染因子的产生和控制措施;第七章至第十章,从清洁生产与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管理与法规及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等方面对污染预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阐述。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素质教育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了解环境基础知识的读物,还可供环境、生态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阅。对于选用本书作教材的教师,可以获得与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讲稿、习题答案、授课计划等。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环境1
一、人类环境1
二、自然环境1
三、人工环境2
四、环境要素2
五、环境功能3
六、环境特性3
第二节环境文化3
一、环境文化的产生3
二、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4
三、环境文化与国家安全5
四、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7
第三节环境多样性8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8
二、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9
三、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0
第四节人与环境的和谐12
一、环境问题12
二、人与环境的和谐14
第五节环境规律16
一、环境规律16
二、五律协同17
三、环境调控18
习题与思考题19
第二章生态系统20
第一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20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20
二、生态系统20
三、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4
第二节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25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25
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25
三、生态学的一般规律27
习题与思考题29
第三章人口问题与环境30
第一节人口变迁30
一、渔猎文明阶段30
二、农业文明阶段30
三、工业文明阶段31
四、绿色文明阶段32
第二节人口剧增对环境的影响32
一、人口剧增对土地资源的压力32
二、人口剧增对生物资源的压力34
三、人口剧增对水资源的压力34
四、人口剧增对矿产资源的压力35
第三节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35
一、自然因素35
二、社会因素37
三、经济因素38
四、技术因素39
五、环境因素40
习题与思考题41
第四章大气环境42
第一节概述42
一、大气42
二、大气的分层43
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43
第二节大气污染45
一、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45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46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49
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51
一、清洁能源51
二、绿色交通54
三、末端治理55
第四节全球大气环境变化56
一、全球变暖56
二、臭氧层破坏58
习题与思考题61
第五章水环境62
第一节概述62
一、水的特性62
二、水的分布62
三、水的循环63
四、人与水的关系64
第二节水资源66
一、水资源的基本含义66
二、水资源短缺66
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70
第三节水灾与旱灾74
一、洪水灾害74
二、干旱灾害78
第四节水污染80
一、水污染的主要来源80
二、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83
三、水污染的特征85
四、水污染控制88
习题与思考题95
第六章物理环境96
第一节噪声污染96
一、概述96
二、噪声来源97
三、噪声危害98
四、噪声控制99
第二节放射性污染101
一、放射性污染来源101
二、危害和影响102
三、放射性污染的控制102
第三节光污染103
一、光污染及其来源103
二、光污染的危害104
三、光污染的控制104
第四节热污染105
一、热污染的类型105
二、热污染的危害106
三、热污染控制107
习题与思考题107
第七章清洁生产与绿色设计108
第一节概述108
一、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108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108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108
四、清洁生产的特点109
第二节清洁生产的推行109
一、清洁生产的途径109
二、清洁生产的推行111
三、推进清洁生产的原则112
第三节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步骤112
一、领导决策112
二、组建工作小组113
三、制定工作计划114
四、宣传、动员和培训,克服障碍114
五、分析审计114
六、制订方案117
七、实施方案118
第四节绿色设计119
一、绿色设计概念119
二、产品绿色设计的方法120
习题与思考题125
第八章生命周期评价127
第一节概述127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产生127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127
第二节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128
一、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128
二、清单分析128
第三节LCA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130
一、用于工业企业部门130
二、应用于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132
三、用于消费组织133
第四节LCA应用的一些实例133
一、回收玻璃瓶是否节约能源133
二、复用玻璃瓶还是无菌纸盒133
三、是否使用一次性婴儿尿布134
习题与思考题134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法规135
第一节环境管理135
一、环境管理的定义135
二、环境管理的内容135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136
四、环境管理制度136
第二节环境法规137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137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137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138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39
习题与思考题140
第十章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42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42
一、反思142
二、增长的极限142
三、觉醒和关注143
四、可持续发展道路143
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44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144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44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45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147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48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148
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48
习题与思考题149
参考文献150
第一节环境1
一、人类环境1
二、自然环境1
三、人工环境2
四、环境要素2
五、环境功能3
六、环境特性3
第二节环境文化3
一、环境文化的产生3
二、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4
三、环境文化与国家安全5
四、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7
第三节环境多样性8
一、自然环境多样性8
二、人类需求与人类创造多样性9
三、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0
第四节人与环境的和谐12
一、环境问题12
二、人与环境的和谐14
第五节环境规律16
一、环境规律16
二、五律协同17
三、环境调控18
习题与思考题19
第二章生态系统20
第一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20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20
二、生态系统20
三、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4
第二节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25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25
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25
三、生态学的一般规律27
习题与思考题29
第三章人口问题与环境30
第一节人口变迁30
一、渔猎文明阶段30
二、农业文明阶段30
三、工业文明阶段31
四、绿色文明阶段32
第二节人口剧增对环境的影响32
一、人口剧增对土地资源的压力32
二、人口剧增对生物资源的压力34
三、人口剧增对水资源的压力34
四、人口剧增对矿产资源的压力35
第三节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35
一、自然因素35
二、社会因素37
三、经济因素38
四、技术因素39
五、环境因素40
习题与思考题41
第四章大气环境42
第一节概述42
一、大气42
二、大气的分层43
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43
第二节大气污染45
一、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45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46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49
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51
一、清洁能源51
二、绿色交通54
三、末端治理55
第四节全球大气环境变化56
一、全球变暖56
二、臭氧层破坏58
习题与思考题61
第五章水环境62
第一节概述62
一、水的特性62
二、水的分布62
三、水的循环63
四、人与水的关系64
第二节水资源66
一、水资源的基本含义66
二、水资源短缺66
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70
第三节水灾与旱灾74
一、洪水灾害74
二、干旱灾害78
第四节水污染80
一、水污染的主要来源80
二、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83
三、水污染的特征85
四、水污染控制88
习题与思考题95
第六章物理环境96
第一节噪声污染96
一、概述96
二、噪声来源97
三、噪声危害98
四、噪声控制99
第二节放射性污染101
一、放射性污染来源101
二、危害和影响102
三、放射性污染的控制102
第三节光污染103
一、光污染及其来源103
二、光污染的危害104
三、光污染的控制104
第四节热污染105
一、热污染的类型105
二、热污染的危害106
三、热污染控制107
习题与思考题107
第七章清洁生产与绿色设计108
第一节概述108
一、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108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108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108
四、清洁生产的特点109
第二节清洁生产的推行109
一、清洁生产的途径109
二、清洁生产的推行111
三、推进清洁生产的原则112
第三节企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步骤112
一、领导决策112
二、组建工作小组113
三、制定工作计划114
四、宣传、动员和培训,克服障碍114
五、分析审计114
六、制订方案117
七、实施方案118
第四节绿色设计119
一、绿色设计概念119
二、产品绿色设计的方法120
习题与思考题125
第八章生命周期评价127
第一节概述127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产生127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127
第二节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128
一、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128
二、清单分析128
第三节LCA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130
一、用于工业企业部门130
二、应用于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132
三、用于消费组织133
第四节LCA应用的一些实例133
一、回收玻璃瓶是否节约能源133
二、复用玻璃瓶还是无菌纸盒133
三、是否使用一次性婴儿尿布134
习题与思考题134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法规135
第一节环境管理135
一、环境管理的定义135
二、环境管理的内容135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136
四、环境管理制度136
第二节环境法规137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137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137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138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39
习题与思考题140
第十章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42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42
一、反思142
二、增长的极限142
三、觉醒和关注143
四、可持续发展道路143
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44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144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44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45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147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48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148
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48
习题与思考题149
参考文献150
环境与生态概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