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概论

副标题:无

作   者:孙强编著

分类号:X196

ISBN:978780159884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环境经济学概论》将环境经济学自始至终贯穿于人类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全书包括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与环境损害的价值评估、环境经济政策、通用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等主要内容。结合我过转型期的社会现实融入了一些新概念、新理论,如帕雷托效率的公平意义、物质平衡理论的实践——循环经济和选 PPP原则与后PPP原则等,并强调政策效率的透析、社会分配的公平和经济手段的运用。书后附有经济学术语和附表,以变学生查验和参考。对基本理论的叙述,作者非常重视概念的准确性和通俗性,对环境与损害价值的评估,作者通过实例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总体上,尽可能将理论部分排在前,应用部分排在后。   从环境经济学的多学科性和边缘性,去考虑环境经济学的教学特殊性、系统性和层次性。注重奠基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掌握书中的每一个概念,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环境经济学概论》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环境教育、环境法学和环境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环境保护公务员的必读本、环境评价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常备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 12页
1.1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 12页
1.2 对传统经济学观念的再认识 13页
1.2.1 商品消费 13页
1.2.2 资源稀缺 13页
1.2.3 市场 14页
1.3 环境经济学的建立 14页
1.3.1 环境经济学的由来 14页
1.3.2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背景和必然性 15页
1.3.3 环境经济学所面临的任务 15页
1.4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6页
1.4.1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16页
1.4.2 环境价值的衡量与评估 17页
1.4.3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18页
1.4.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9页
1.4.5 国际环境问题 20页
1.5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20页
习 题 20页
第2章 环境经济学基础 22页
2.1 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 22页
2.2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23页
2.3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24页
2.4 消费者偏好 26页
2.4.1 商品组合(MarketBasket) 26页
2.4.2 基本假定 26页
2.4.3 无差异曲线 27页
2.4.4 序数排列和基数排列 28页
2.4.5 边际商品替代率 29页
2.5 效用的概念 30页
2.5.1 效用与满足 30页
2.5.2 边际效用 31页
2.6 个别需求 32页
2.6.1 预算线 32页
2.6.2 价格变化 34页
2.6.3 需求曲线 35页
2.7 市场需求 35页
2.7.1 从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 35页
2.7.2 需求的点弹性和弧弹性 36页
2.8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37页
2.9 成本理论 39页
2.9.1 成本的涵义 39页
2.9.2 短期成本 40页
2.10 生产理论 41页
2.10.1 生产技术 41页
2.10.2 等产量曲线 42页
2.10.3 短期与长期 43页
2.10.4 一种可变投入的产出 44页
2.10.5 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 44页
2.10.6 劳动生产率 46页
2.10.7 两种可变投入的产出 46页
2.11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 48页
2.11.1 纳什均衡 48页
2.11.2 市场博弈与囚徒困境 49页
2.12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 52页
习 题 53页
第3章 外部性理论 55页
3.1 外部性的定义 55页
3.2 外部性的类型 56页
3.2.1 公共外部性与私人外部性 56页
3.2.2 可转移的外部性 57页
3.2.3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58页
3.3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59页
3.3.1 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59页
23.3.2 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 60页
3.3.3 外部性的受害者 61页
3.3.4 外部性和产权 62页
3.3.5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 63页
习 题 64页
第4章 经济效率理论 66页
4.1 社会经济效率的实现 66页
4.1.1 商品生产中的埃奇沃斯矩形图 66页
4.1.2 高效率的生产过程 67页
4.1.3 商品消费中的埃奇沃斯矩形图 68页
4.1.4 高效用的消费过程 68页
4.1.5 效用可能性边界 70页
4.1.6 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71页
4.1.7 最大社会福利 71页
4.2 帕累托效率的公平意义 72页
习 题 73页
第5章 物质平衡理论 75页
5.1 物质平衡的一般概念 75页
5.2 物质平衡与瓦尔拉?卡塞尔模型 78页
5.3 环境管理模型 85页
5.3.1 环境管理的基本模型 85页
5.3.2 价值平衡与最优环境管理对策 86页
5.4 物质平衡理论的实践---循环经济 89页
5.4.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89页
5.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89页
5.4.3 21世纪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91页
习 题 94页
第6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5页
6.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95页
6.2 自然资源的分类 96页
6.2.1 可耗竭资源 96页
6.2.2 可更新资源 97页
6.3 自然资源的存量?流量与储量 98页
6.3.1 自然资源的存量与流量 99页
6.3.2 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储量 99页
6.4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0页
6.4.1 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 100页
6.4.2 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5页
习 题 109页
第7章 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收益分析 110页
7.1 环境资源价值的一般概念 110页
7.2 费用收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110页
7.3 费用与收益分析的一般概念 112页
7.3.1 货币与资本(金)的时间价值 112页
7.3.2 社会贴现率与银行利率 113页
7.3.3 收益流与成本流 113页
7.3.4 环境资源的影子价格 113页
7.4 费用与收益分析的基本步骤 118页
7.4.1 识别建设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118页
7.4.2 对计算出的费用与收益进行贴现 119页
7.4.3 分析?比较贴现后的费用与收益 121页
7.4.4 评价项目的社会经济可行性 122页
习 题 123页
第8章 环境损害与收益的价值评估方法 125页
8.1 工程费用法 125页
8.2 影子工程法 126页
8.3 机会成本法 127页
8.4 市场价值法 127页
8.5 人力资本法 129页
8.5.1 环境污染与破坏引起的健康损失的估算方法 130页
8.5.2 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 130页
8.5.3 环境污染与破坏引起的人身伤害损失的计算方法 130页
8.6 直接计算法 131页
8.7 经验估算法 132页
8.8 调查评价法 134页
8.8.1 投标博弈法 134页
8.8.2 德尔斐评估法 136页
8.9 替代市场法 142页
8.9.1 资产价值法 143页
8.9.2 工资差额法 143页
8.9.3 旅行费用法 143页
习 题 148页
第9章 社会与环境经济评价 150页
9.1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 151页
9.2 建立环境影响因子名录 151页
9.3 建立环境影响名录 151页
9.4 因子的筛选与影响的量化 152页
9.4.1 因子的筛选 152页
9.4.2 影响的量化 153页
9.5 环境影响的货币化 155页
9.5.1 文献筛选 155页
9.5.2 价值调整 156页
9.5.3 计算单位时间的价值 156页
9.5.4 计算贴现后的影响总价值 156页
9.6 估算因素分析 156页
9.6.1 偏差和不确定性 156页
9.6.2 贴现的价值意义 157页
9.6.3 其他社会经济问题 159页
9.7 项目的环境经济分析与评价 160页
9.7.1 基本假设 160页
9.7.2 计算各时间段的成本流和收益流 160页
9.7.3 采用规范的投资标准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160页
9.7.4 对社会与环境经济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 161页
9.7.5 将非货币化的环境成本和收益纳入经济分析 161页
9.7.6 环境经济评价的结论 162页
9.8 案例:湘江流域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2页
习 题 163页
第10章 环境经济政策 164页
10.1 环境容量与污染水平 164页
10.1.1 环境容量 164页
10.1.2 污染水平 164页
10.2 环境经济的基本政策:PPP原则 165页
10.2.1 先PPP(PolluterPaysPrinciple)原则 166页
10.2.2 后PPP(PunishPolluterPrinciple)原则 167页
10.3 一般环境经济手段 168页
10.3.1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 168页
10.3.2 边际管理成本与边际交易成本 169页
10.3.3 环境经济手段优化选择的静态分析 170页
10.3.4 环境经济手段优化选择的比较分析 170页
10.3.5 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化选择思路 171页
10.4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与功能 173页
10.4.1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 173页
10.4.2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功能 174页
10.5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与条件保障 174页
10.5.1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 175页
10.5.2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条件保障 175页
10.6 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 176页
10.6.1 中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情况 176页
10.6.2 中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 178页
习 题 179页
第11章 通用排污收费 180页
11.1 庇古理论与排污收费 180页
11.1.1 关于污染者的行为假定 180页
11.1.2 最优庇古税理论 181页
11.1.3 最优庇古税的数学推导 182页
11.2 最优排污收费与污染治理成本 182页
11.2.1 最优排污收费 182页
11.2.2 最优排污收费的数学推导 184页
11.3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 185页
11.3.1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 185页
11.3.2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次优排污收费 186页
11.4 削减排污量补贴?排污费与行业规模 187页
11.5 环境标准与排污收费 188页
11.5.1 环境标准与最优污染水平 188页
11.5.2 排污收费?超标罚款与政府失灵 189页
11.5.3 复合运用排污收费的社会效率 191页
11.5.4 运用排污收费激励污染治理技术的革命 192页
11.5.5 论排污收费的社会公平性 192页
11.6 OECD国家与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194页
11.6.1 OECD国家的环境税 194页
11.6.2 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 194页
习 题 196页
第12章 排污权交易 197页
12.1 排污权交易理论的提出 197页
12.2 排污权交易与市场机制 197页
12.2.1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调控原理 198页
12.2.2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调控原理 198页
12.3 排污权交易的优越性 199页
12.3.1 污染治理成本最小化 199页
12.3.2 可促进生产者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200页
12.3.3 具有更好的社会公平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200页
12.3.4 有利于政府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200页
12.3.5 有利于公众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200页
12.4 排污权交易的局限性 200页
12.4.1 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 201页
12.4.2 生产者污染"合法化" 201页
12.4.3 增大了排污权交易信息的成本 201页
12.4.4 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 201页
12.5 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践 202页
12.5.1 前进中的美国排污权交易 202页
12.5.2 探索中的我国排污权交易 203页
12.5.3 实践中我国排污权交易喜忧参半 204页
习 题 205页
附表 207页
附表9- 1 207页
附表9- 2 209页
附表9-3 211页
附表9- 4 213页
附表9-5 215页
环境经济学术语 217页
主要参考文献 228页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环境经济学概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