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系全国情报系列教材之一。它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构建知识管理学科体系,全面、系统、详细地论述了知识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及相关问题,分4篇20章,包括该学科的基础与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与实践以及国内外的案例分析等。
既适合于信息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科技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师生教学使用,又可供广大信息工作者、知识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有关管理人员等学习参考。
第一篇 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知识
第三章 知识管理
第四章 知识资源管理
第五章 知识管理学
第二篇 方法与技术
第六章 知识管理方法
第七章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
第八章 知识管理技术
第九章 知识管理工具
第十章 知识管理系统
第三篇 应用与实践
第十一章 知识管理的应用
第十二章 政府知识管理
第十三章 企业知识管理
第十四章 图书馆知识管理
第十五章 个人知识管理
第十六章 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
第十七章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第十八章 知识管理与教育
第四篇 案例分析
第十九章 国内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第二十章 国外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新观念:知识价值革命
1.1.1 知识的重要性
1.1.2 财富观的演变
1.1.3 知识价值革命
1.2 新经济:知识经济
1.2.1 知识经济的兴起
1.2.2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2.3 知识经济的影响
1.3 新管理:知识管理
1.3.1 知识引发管理革命
1.3.2 知识管理的兴起
1.3.3 知识管理的影响
1.4 新学科:知识管理学
第二章 知识
2.1 知识的定义与特征
2.1.1 知识的不同定义
2.1.2 知识的特征
2.2 知识的属性与分类
2.2.1 知识的属性
2.2.2 知识的分类
2.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
2.3.1 知识转换的形式
2.3.2 知识转换的基本原则
2.3.3 知识转换技术
2.3.4 最佳知识转换过程
2.4 知识的价值
2.4.1 知识的价值及特征
2.4.2 知识价值的表现形式
2.5 知识的价值链及其管理
2.5.1 知识的价值链
2.5.2 知识价值链及管理过程
2.5.3 知识价值链管理的实现方式
2.6 知识产权保护
2.6.1 知识资产与知识产权
2.6.2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6.3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知识管理
3.1 知识管理的定义、特征与学派
3.1.1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定义
3.1.2 知识管理的维度
3.1.3 知识管理的主体
3.1.4 知识管理的特征
3.1.5 知识管理的学派
3.2 知识管理的历史沿革
3.2.1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2.2 知识管理发展的思想源流
3.2.3 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
3.2.4 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
3.3 知识管理的内容
3.3.1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3.3.2 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主题
3.4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3.4.1 知识管理的目标
3.4.2 知识管理的原则
3.5 知识管理模式
3.5.1 国外知识管理模式
3.5.2 国内知识管理模式
3.5.3 如何选择知识管理模式
3.6 知识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3.6.1 知识管理战略
3.6.2 知识管理策略
第四章 知识资源管理
4.1 知识资源及其管理
4.1.1 知识资源的内涵
4.1.2 知识资源的特点
4.1.3 知识资源的分类
4.1.4 知识资源管理
4.2 知识产品及其管理
4.2.1 知识产品的内涵
4.2.2 知识产品的类型
4.2.3 知识产品的特点
4.2.4 知识产品战略
4.3 知识资本及其管理
4.3.1 知识资本的内涵
4.3.2 知识资本的特点
4.3.3 知识资本对组织的影响
4.3.4 知识资本的分类
4.3.5 知识资本管理
4.4 知识人员及其管理
4.4.1 知识人员的内涵
4.4.2 知识人员的分类
4.4.3 知识人员管理
4.5 知识产业及其管理
4.5.1 知识产业的内涵
4.5.2 知识产业的特点
4.5.3 知识产业的构成
4.5.4 知识产业的功能
第五章 知识管理学
5.1 知识管理学构建的意义
5.1.1 实践意义
5.1.2 理论意义
5.1.3 科学意义
5.2 知识管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5.2.1 知识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5.2.2 知识管理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5.3 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5.3.1 知识管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5.3.2 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5.3.3 知识管理学的体系结构
5.3.4 知识管理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篇 方法与技术
第六章 知识管理方法
6.1 知识管理方法概述
6.1.1 知识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
6.1.2 知识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
6.2 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
6.2.1 知识组织方法
6.2.2 价值管理法
6.2.3 系统方法
6.2.4 矩阵管理法
第七章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
7.1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7.1.1 信息技术的作用
7.1.2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7.1.3 与知识管理职能相应的信息技术
7.1.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7.2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
7.2.1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硬件技术
7.2.2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软件技术
第八章 知识管理技术
8.1 知识管理技术概述
8.1.1 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
8.1.2 主要的知识管理技术
8.1.3 知识管理技术展望
8.2 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
8.2.1 计算机网络技术
8.2.2 人工智能技术
8.3 基于数据库的知识挖掘技术
8.3.1 文本挖掘技术
8.3.2 数据挖掘技术
8.3.3 知识挖掘技术
8.4 专家系统与知识库
8.4.1 专家系统
8.4.2 知识库
8.5 群件技术
8.5.1 群件的产生和发展
8.5.2 群件技术的分类
8.5.3 群件涉及的基本技术
8.5.4 群件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第九章 知识管理工具
9.1 知识管理工具概述
9.1.1 知识管理工具概念
9.1.2 知识管理工具分类
9.2 典型的知识管理工具
9.2.1 知识仓库(数据仓库)
9.2.2 知识地图
9.2.3 知识网络
9.3 知识管理工具及案例分析
9.3.1 国外典型知识管理工具:Web of Knowledge
9.3.2 国内典型知识管理工具:清华“知识资源总库”
第十章 知识管理系统
10.1 知识管理系统概述
10.1.1 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
10.1.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
10.1.3 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
10.1.4 知识管理系统的特点
10.2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0.2.1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步骤
10.2.2 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
10.2.3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
10.2.4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技术
10.3 知识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10.3.1 Lotus知识管理系统
10.3.2 Livelink知识管理系统
第三篇 应用与实践
第十一章 知识管理的应用
11.1 知识管理应用概述
11.1.1 国外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11.1.2 国内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11.2 知识管理应用的主要领域
11.2.1 政府知识管理
11.2.2 企业知识管理
11.2.3 教育知识管理
11.2.4 图书馆知识管理
11.2.5 个人知识管理
11.2.6 知识管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十二章 政府知识管理
12.1 知识管理对政府的影响
12.1.1 科教兴国战略
12.1.2 知识创新工程
12.2 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务
12.2.1 电子政务概述
12.2.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管理
第十三章 企业知识管理
13.1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3.1.1 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
13.1.2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3.1.3 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13.1.4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和实施要点
13.2 信息主管(CIO)和知识主管(CKO)
13.2.1 信息主管(CIO)
13.2.2 知识主管(CKO)
13.3 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
13.3.1 学习型组织
13.3.2 学习型组织的专业智能管理
13.4 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13.4.1 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13.4.2 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第十四章 图书馆知识管理
14.1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影响
14.1.1 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事业的挑战
14.1.2 知识管理的兴起为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
14.1.3 图书馆可以成功实现知识管理
14.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14.2.1 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
14.2.2 图书馆知识组织管理
14.2.3 读者服务的知识化与知识服务
14.3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14.3.1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创新
14.3.2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
14.3.3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开发
14.3.4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14.3.5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管理
第十五章 个人知识管理
15.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5.1.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15.1.2 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15.2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15.2.1 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15.2.2 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
15.2.3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
15.3 终生学习
15.3.1 终生学习与知识管理
15.3.2 终生学习的策略
15.3.3 终生学习的目标
第十六章 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
16.1 电子商务对知识管理的要求
16.1.1 电子商务与知识管理
16.1.2 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
16.2 知识管理与虚拟企业的建立
16.2.1 虚拟企业的含义和特征
16.2.2 虚拟企业的经营方式与应用价值
第十七章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17.1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17.1.1 知识过程
17.1.2 知识螺旋
17.1.3 产品的创新过程
17.1.4 创新过程和知识螺旋
17.2 知识创新的内容
17.2.1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创新
17.2.2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创新
17.2.3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创新
17.2.4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创新
17.3 知识创新的实施及策略
17.3.1 知识创新的特点
17.3.2 知识创新的环境
第十八章 知识管理与教育
18.1 知识管理对教育的影响
18.1.1 知识管理改变了教育的地位
18.1.2 知识管理推动了教育理念的变革
18.1.3 知识管理改变了教育方式和拓宽了教育内容
18.1.4 知识管理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变革
18.1.5 知识管理促进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与变革
18.2 知识管理与继续教育
18.2.1 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18.2.2 知识管理与终生学习
18.3 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
18.3.1 世界各国网络教育的现状
18.3.2 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
18.4 知识管理与人才培养
18.4.1 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人才的要求
18.4.2 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
18.4.3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
18.4.4 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四篇 案例分析
第十九章 国内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1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1.1 首都之窗简介
19.1.2 首都之窗的特点
19.1.3 首都政府知识管理的内容
19.2 国内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2.1 案例一:神州数码从文档管理到知识管理
19.2.2 案例二:联想集团实施基于活动的知识管理
19.3 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3.1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基本情况
19.3.2 创建一体化的开放服务环境
19.3.3 提供协同保障的知识服务
19.3.4 坚持改革与创新的管理文化
19.3.5 营造学习型组织
19.3.6 建设开放研究基地和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19.3.7 运行知识共享的平台
19.4 国内教育机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4.1 国内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背景
19.4.2 国内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
19.4.3 国内教育机构知识管理分析
19.5 国内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5.1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背景
19.5.2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措施
19.5.3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产生的效果
19.5.4 国内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分析
第二十章 国外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1 国外政府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1.1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概述
20.1.2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分析
20.1.3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20.2 国外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2.1 Marconi知识管理背景
20.2.2 Marconi选择知识管理系统
20.2.3 知识管理起步: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环境
20.2.4 Marconi知识管理系统目前的运行情况
20.2.5 代理角色的转变:不轻松的经历
20.2.6 Marconi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20.2.7 专家评点
20.2.8 Marconi知识管理分析
20.3 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3.1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情况
20.3.2 创建全球医疗卫生信息的开放服务环境
20.3.3 提供联合信息与知识服务
20.3.4 开发知识服务的支撑系统
20.3.5 创建学习型组织
20.3.6 建设开放的研究基地
20.4 国外教育机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4.1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背景
20.4.2 对门户的认识
20.4.3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门户的功能和结构
20.4.4 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20.4.5 实施过程中的其他几个关键问题
20.4.6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分析
20.5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5.1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背景
20.5.2 提出研究机构智力资本管理和报告基本模型
20.5.3 ARC和DLR的实施过程
20.5.4 几个问题的讨论
20.5.5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总结
20.5.6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一篇 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新观念:知识价值革命
1.1.1 知识的重要性
1.1.2 财富观的演变
1.1.3 知识价值革命
1.2 新经济:知识经济
1.2.1 知识经济的兴起
1.2.2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2.3 知识经济的影响
1.3 新管理:知识管理
1.3.1 知识引发管理革命
1.3.2 知识管理的兴起
1.3.3 知识管理的影响
1.4 新学科:知识管理学
第二章 知识
2.1 知识的定义与特征
2.1.1 知识的不同定义
2.1.2 知识的特征
2.2 知识的属性与分类
2.2.1 知识的属性
2.2.2 知识的分类
2.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
2.3.1 知识转换的形式
2.3.2 知识转换的基本原则
2.3.3 知识转换技术
2.3.4 最佳知识转换过程
2.4 知识的价值
2.4.1 知识的价值及特征
2.4.2 知识价值的表现形式
2.5 知识的价值链及其管理
2.5.1 知识的价值链
2.5.2 知识价值链及管理过程
2.5.3 知识价值链管理的实现方式
2.6 知识产权保护
2.6.1 知识资产与知识产权
2.6.2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6.3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知识管理
3.1 知识管理的定义、特征与学派
3.1.1 国内外有关知识管理的定义
3.1.2 知识管理的维度
3.1.3 知识管理的主体
3.1.4 知识管理的特征
3.1.5 知识管理的学派
3.2 知识管理的历史沿革
3.2.1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2.2 知识管理发展的思想源流
3.2.3 知识管理的研究热点
3.2.4 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
3.3 知识管理的内容
3.3.1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3.3.2 知识管理的重要研究主题
3.4 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3.4.1 知识管理的目标
3.4.2 知识管理的原则
3.5 知识管理模式
3.5.1 国外知识管理模式
3.5.2 国内知识管理模式
3.5.3 如何选择知识管理模式
3.6 知识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3.6.1 知识管理战略
3.6.2 知识管理策略
第四章 知识资源管理
4.1 知识资源及其管理
4.1.1 知识资源的内涵
4.1.2 知识资源的特点
4.1.3 知识资源的分类
4.1.4 知识资源管理
4.2 知识产品及其管理
4.2.1 知识产品的内涵
4.2.2 知识产品的类型
4.2.3 知识产品的特点
4.2.4 知识产品战略
4.3 知识资本及其管理
4.3.1 知识资本的内涵
4.3.2 知识资本的特点
4.3.3 知识资本对组织的影响
4.3.4 知识资本的分类
4.3.5 知识资本管理
4.4 知识人员及其管理
4.4.1 知识人员的内涵
4.4.2 知识人员的分类
4.4.3 知识人员管理
4.5 知识产业及其管理
4.5.1 知识产业的内涵
4.5.2 知识产业的特点
4.5.3 知识产业的构成
4.5.4 知识产业的功能
第五章 知识管理学
5.1 知识管理学构建的意义
5.1.1 实践意义
5.1.2 理论意义
5.1.3 科学意义
5.2 知识管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5.2.1 知识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5.2.2 知识管理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5.3 知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5.3.1 知识管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5.3.2 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5.3.3 知识管理学的体系结构
5.3.4 知识管理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篇 方法与技术
第六章 知识管理方法
6.1 知识管理方法概述
6.1.1 知识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
6.1.2 知识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
6.2 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
6.2.1 知识组织方法
6.2.2 价值管理法
6.2.3 系统方法
6.2.4 矩阵管理法
第七章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
7.1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7.1.1 信息技术的作用
7.1.2 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7.1.3 与知识管理职能相应的信息技术
7.1.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7.2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
7.2.1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硬件技术
7.2.2 知识管理的前沿技术:软件技术
第八章 知识管理技术
8.1 知识管理技术概述
8.1.1 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
8.1.2 主要的知识管理技术
8.1.3 知识管理技术展望
8.2 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
8.2.1 计算机网络技术
8.2.2 人工智能技术
8.3 基于数据库的知识挖掘技术
8.3.1 文本挖掘技术
8.3.2 数据挖掘技术
8.3.3 知识挖掘技术
8.4 专家系统与知识库
8.4.1 专家系统
8.4.2 知识库
8.5 群件技术
8.5.1 群件的产生和发展
8.5.2 群件技术的分类
8.5.3 群件涉及的基本技术
8.5.4 群件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第九章 知识管理工具
9.1 知识管理工具概述
9.1.1 知识管理工具概念
9.1.2 知识管理工具分类
9.2 典型的知识管理工具
9.2.1 知识仓库(数据仓库)
9.2.2 知识地图
9.2.3 知识网络
9.3 知识管理工具及案例分析
9.3.1 国外典型知识管理工具:Web of Knowledge
9.3.2 国内典型知识管理工具:清华“知识资源总库”
第十章 知识管理系统
10.1 知识管理系统概述
10.1.1 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
10.1.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
10.1.3 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
10.1.4 知识管理系统的特点
10.2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0.2.1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步骤
10.2.2 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
10.2.3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
10.2.4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技术
10.3 知识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10.3.1 Lotus知识管理系统
10.3.2 Livelink知识管理系统
第三篇 应用与实践
第十一章 知识管理的应用
11.1 知识管理应用概述
11.1.1 国外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11.1.2 国内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11.2 知识管理应用的主要领域
11.2.1 政府知识管理
11.2.2 企业知识管理
11.2.3 教育知识管理
11.2.4 图书馆知识管理
11.2.5 个人知识管理
11.2.6 知识管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十二章 政府知识管理
12.1 知识管理对政府的影响
12.1.1 科教兴国战略
12.1.2 知识创新工程
12.2 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务
12.2.1 电子政务概述
12.2.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管理
第十三章 企业知识管理
13.1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3.1.1 企业知识管理的含义
13.1.2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3.1.3 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13.1.4 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和实施要点
13.2 信息主管(CIO)和知识主管(CKO)
13.2.1 信息主管(CIO)
13.2.2 知识主管(CKO)
13.3 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
13.3.1 学习型组织
13.3.2 学习型组织的专业智能管理
13.4 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13.4.1 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13.4.2 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第十四章 图书馆知识管理
14.1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的影响
14.1.1 知识管理的兴起对图书馆事业的挑战
14.1.2 知识管理的兴起为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
14.1.3 图书馆可以成功实现知识管理
14.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14.2.1 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
14.2.2 图书馆知识组织管理
14.2.3 读者服务的知识化与知识服务
14.3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14.3.1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创新
14.3.2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
14.3.3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开发
14.3.4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14.3.5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管理
第十五章 个人知识管理
15.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5.1.1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15.1.2 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15.2 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
15.2.1 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15.2.2 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
15.2.3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
15.3 终生学习
15.3.1 终生学习与知识管理
15.3.2 终生学习的策略
15.3.3 终生学习的目标
第十六章 知识管理与电子商务
16.1 电子商务对知识管理的要求
16.1.1 电子商务与知识管理
16.1.2 知识型客户关系管理
16.2 知识管理与虚拟企业的建立
16.2.1 虚拟企业的含义和特征
16.2.2 虚拟企业的经营方式与应用价值
第十七章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
17.1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17.1.1 知识过程
17.1.2 知识螺旋
17.1.3 产品的创新过程
17.1.4 创新过程和知识螺旋
17.2 知识创新的内容
17.2.1 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创新
17.2.2 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创新
17.2.3 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创新
17.2.4 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创新
17.3 知识创新的实施及策略
17.3.1 知识创新的特点
17.3.2 知识创新的环境
第十八章 知识管理与教育
18.1 知识管理对教育的影响
18.1.1 知识管理改变了教育的地位
18.1.2 知识管理推动了教育理念的变革
18.1.3 知识管理改变了教育方式和拓宽了教育内容
18.1.4 知识管理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变革
18.1.5 知识管理促进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研究与变革
18.2 知识管理与继续教育
18.2.1 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18.2.2 知识管理与终生学习
18.3 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
18.3.1 世界各国网络教育的现状
18.3.2 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
18.4 知识管理与人才培养
18.4.1 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人才的要求
18.4.2 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的意义
18.4.3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
18.4.4 知识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四篇 案例分析
第十九章 国内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1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1.1 首都之窗简介
19.1.2 首都之窗的特点
19.1.3 首都政府知识管理的内容
19.2 国内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2.1 案例一:神州数码从文档管理到知识管理
19.2.2 案例二:联想集团实施基于活动的知识管理
19.3 国内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3.1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基本情况
19.3.2 创建一体化的开放服务环境
19.3.3 提供协同保障的知识服务
19.3.4 坚持改革与创新的管理文化
19.3.5 营造学习型组织
19.3.6 建设开放研究基地和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19.3.7 运行知识共享的平台
19.4 国内教育机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4.1 国内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背景
19.4.2 国内教育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
19.4.3 国内教育机构知识管理分析
19.5 国内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19.5.1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背景
19.5.2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措施
19.5.3 国内学术型组织实施知识管理产生的效果
19.5.4 国内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分析
第二十章 国外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1 国外政府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1.1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概述
20.1.2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分析
20.1.3 美国政府知识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20.2 国外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2.1 Marconi知识管理背景
20.2.2 Marconi选择知识管理系统
20.2.3 知识管理起步: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环境
20.2.4 Marconi知识管理系统目前的运行情况
20.2.5 代理角色的转变:不轻松的经历
20.2.6 Marconi知识管理系统实施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20.2.7 专家评点
20.2.8 Marconi知识管理分析
20.3 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3.1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基本情况
20.3.2 创建全球医疗卫生信息的开放服务环境
20.3.3 提供联合信息与知识服务
20.3.4 开发知识服务的支撑系统
20.3.5 创建学习型组织
20.3.6 建设开放的研究基地
20.4 国外教育机构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4.1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背景
20.4.2 对门户的认识
20.4.3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门户的功能和结构
20.4.4 基本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20.4.5 实施过程中的其他几个关键问题
20.4.6 圣巴巴拉城市学院知识管理分析
20.5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20.5.1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背景
20.5.2 提出研究机构智力资本管理和报告基本模型
20.5.3 ARC和DLR的实施过程
20.5.4 几个问题的讨论
20.5.5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总结
20.5.6 国外学术型组织知识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Knowledge management scienc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