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图像的政治》通过艺术来讨论社会和时代所出现的各种真实的现象,并且通过对艺术的讨论,涉及对这些问题的直接研究。还通过艺术的特殊性质,讨论艺术之外其他学科所不能涉及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具有一种形式感上的独特性,又有在感觉能力上的独立性。
目录
第一部分 艺术、政治与批评
以艺术的方式——为中国看
批判与建树——中国当代艺术再回首
新一代的观念探险——走在艺术的长征路上
图像的政治
艺术的政治性再思考
艺术乌托邦的失落
今天的艺术勿忘意识形态
艺术在淡化,论题在增加
“艺术介入社会”:新敏感与再肯定
格林伯格能否成为我们的参照
当代艺术及其不满——进入朗西埃的异见中
我们的知识随时滞后——因一本书说起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试错法
“艺术”有很多问题——参加“西方美术史研讨班”絮语
2009当代艺术:泡沫过后的另一种热闹
艺术的忧虑——2012年的警惕
美学是美学,艺术是艺术——国际美学大会之后絮语
第二部分 艺术的界说
无边的界限与非艺术
艺术的语言和迷离
矛盾与交锋——中国当代水墨之路
当代水墨的十个随感
抽象艺术不是写实艺术的对立
中国语境下的“观念抽象绘画”
什么样的抽象艺术
抽象是一种系统知识
什么是雕塑?——以克拉格和隋建国为例
城市的历史与艺术
中国学院实验艺术的特点、动因和理论悖论
第三部分 影像与新媒介
当代摄影理论的转型
摄影不等于摄影——关于摄影媒介的普遍化
大画幅摄影的开放美学——中国当代摄影的一种趋向
世界寓言——关于“散光:2011重庆国际当代摄影邀请展”
视觉责任与艺术家立场——从“垃圾围城”系列摄影作品说起
新媒体的趋向-技术与观念互为倚重——从《新媒体批评导论》说起
新媒体走向虚拟艺术工程
第四部分 美术馆与展览
美术馆与当代公共性
美术馆的细致之处——美国沃尔克艺术中心访问记
MoMa的策展程序
时间的见证——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长讲演侧记
艺术捐赠与历史——从中国美术馆的捐赠展说起
多维出击,无限空间——“艺术的边界”研讨会综述
走向反思的当代展览——由“超有机”展看当代展览与当代思想
……
以艺术的方式——为中国看
批判与建树——中国当代艺术再回首
新一代的观念探险——走在艺术的长征路上
图像的政治
艺术的政治性再思考
艺术乌托邦的失落
今天的艺术勿忘意识形态
艺术在淡化,论题在增加
“艺术介入社会”:新敏感与再肯定
格林伯格能否成为我们的参照
当代艺术及其不满——进入朗西埃的异见中
我们的知识随时滞后——因一本书说起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试错法
“艺术”有很多问题——参加“西方美术史研讨班”絮语
2009当代艺术:泡沫过后的另一种热闹
艺术的忧虑——2012年的警惕
美学是美学,艺术是艺术——国际美学大会之后絮语
第二部分 艺术的界说
无边的界限与非艺术
艺术的语言和迷离
矛盾与交锋——中国当代水墨之路
当代水墨的十个随感
抽象艺术不是写实艺术的对立
中国语境下的“观念抽象绘画”
什么样的抽象艺术
抽象是一种系统知识
什么是雕塑?——以克拉格和隋建国为例
城市的历史与艺术
中国学院实验艺术的特点、动因和理论悖论
第三部分 影像与新媒介
当代摄影理论的转型
摄影不等于摄影——关于摄影媒介的普遍化
大画幅摄影的开放美学——中国当代摄影的一种趋向
世界寓言——关于“散光:2011重庆国际当代摄影邀请展”
视觉责任与艺术家立场——从“垃圾围城”系列摄影作品说起
新媒体的趋向-技术与观念互为倚重——从《新媒体批评导论》说起
新媒体走向虚拟艺术工程
第四部分 美术馆与展览
美术馆与当代公共性
美术馆的细致之处——美国沃尔克艺术中心访问记
MoMa的策展程序
时间的见证——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长讲演侧记
艺术捐赠与历史——从中国美术馆的捐赠展说起
多维出击,无限空间——“艺术的边界”研讨会综述
走向反思的当代展览——由“超有机”展看当代展览与当代思想
……
图像的政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