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

副标题:无

作   者:朱佳木著

分类号:

ISBN:978750048141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共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近年来发表的文章37篇。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关于从工业化角度看中国当代史的问题,二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问题,三是关于国史研究学科建设的问题,四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问题。

目录

  总序正确认识新中国60年,为推动国史研究作出新贡献
  从中国工业化的视角解读中国当代史画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关于在国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几点思考
  研究“三农”问题的出发点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成果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云与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陈云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江泽民同志关于宏观调控思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全面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及其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
  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胡乔木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相互关系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核心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继续与发
  争取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伟大胜利——为共和国光辉的50年而作
  新中国60年的历史是一个光辉的整体
  能否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菲力普·肖特著《毛泽东传》中文版序言
  加强国史研究的学科建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关于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与中国现代史三者关系的思考
  警惕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断限问题上的理论陷阱
  用邓小平研究推动国史研究的发展
  缅怀王震对国史研究事业的贡献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口述史学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
  “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