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音乐文集

副标题:无

作   者:何平著

分类号:

ISBN:97875623328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音乐的历史影像:何平音乐文集》讲述了科普兰和他的音乐创作;科普兰——美国音乐的象征论阿伦·科普兰的音乐创作——博士论文提要(博士导师:钱仁康);科普兰旋律风格的形成;科普兰音乐创作中的民族主义艺术影响;美国大众音乐文化对科普兰音乐创作的影响;张吴先生谈纳迪亚·布朗热;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论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活动及其音乐教育思想等内容。

目录

第一辑 音乐家叹咏
科普兰和他的音乐创作
科普兰——美国音乐的象征
论阿伦·科普兰的音乐创作——博士论文提要(博士导师:钱仁康)
科普兰旋律风格的形成
科普兰音乐创作中的民族主义艺术影响
美国大众音乐文化对科普兰音乐创作的影响
张吴先生谈纳迪亚·布朗热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
论冼星海的音乐教育活动及其音乐教育思想
谈吕文成对广东音乐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一位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的音乐大家——记钱仁康教授
钱仁康先生对我学术成长的影响——写在钱仁康教授95华诞2009年4月14日
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缅怀许勇三教授

第二辑 艺苑史迹
十年来河北省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评述
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研究概述
金秋十月桃李香——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喜迎建校41周年
《学生音乐文集》前言——为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5周
年《学生音乐文集》而作
面对21世纪,我们无愧
薪尽火传的母校——以此文献给天津占乐学院建校50周年
一个关于艺术学院的人文叙事
多元化艺术格局中的广州音乐艺术发展
收获——广东省交响乐作品评奖印象谈

第三辑 音乐教育反思
谈音乐文献学
高等师范院校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的初步探讨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知识生成能力”——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改目标
关于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理工科院校音乐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理念
以管理者的视野认知艺术学科的课程分类及学术成果认定
西方音乐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若干——以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美国马里兰大学人文艺术教育的人文启示

第四辑 采风思绪
中国民歌生存现状实录——以湖南城步县采风个案为例
从原生态民歌擂台赛所想到的
在现实中找寻历史——一次侗族“三月三”花炮节的采风叙事
关于侗族大歌的对话

第五辑 流行音乐说论
一片新绿待红妆——记歌坛新秀谷亚玲
“假唱”——阻碍歌坛发展的绊脚石
从害怕流行到流行的音乐——记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音乐高峰论坛
“流行音乐”本貌纵横谈——记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流行音乐高峰论坛(全记录版)
流行音乐首度“牵手”学院派——《南方航空报》记者朱浩专访华南理工大学何平博士
广东作曲家流行音乐交响化创作的实践——以21首用流行歌曲改编的交响合唱为例

第六辑 读书笔记
对中国音乐史学科建设的新贡献——读《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一部博大精深的小小《音乐百科全书》——喜读《钱仁康音乐文选》
读《李自立小提琴曲集》有感
我和《岭南音乐》
第七辑 品读音乐作品
一首时代的颂歌——评合唱作品《江山多娇》
郑秋枫和他的歌曲《我要回来,母亲》
特殊年代成就的特殊作品——我听交响叙事合唱《岁月甘泉》

第八辑 聆听音乐会
意大利音乐的权威诠释者——听意大利威内托独奏家室内乐团音乐会
听薛伟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不仅仅是普及——听中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音乐会
聆听:一场难忘的音乐会——听广州交响乐团2001年音乐季首场演出
……
第九辑 对话音乐爱好者
第十辑 作品“序”评
附录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何平音乐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